中华礼仪 礼仪的概述: 什么是礼仪? 在中国古代,礼和仪是两个不同的词。 “礼”包含有三层意思:政治制度;礼貌礼节;礼物。 “仪”也包含有三层意思:容貌和外表;仪式和习俗;准则和法度。 现代礼仪的概念。 日常生活的行为;待人处事的态度;素质涵养的体现。 国外的一些专家把这些概括为一个词语“EQ”,我们称之为情商,不过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古今礼仪的内容远远要比简单一个“EQ”要深刻得多。 礼仪之重要: 失礼误国(失礼误事) 公元前500多年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国君齐顷公会见四位从属国的使节。也是无巧不成书,这四位使节相貌丑陋,一个秃头,一个斜眼……齐顷公看后回宫就与母亲萧太后说起这事,萧太后好奇想看一看这些丑陋的使节,齐顷公就安排在皇宫正殿宴请使节,让萧太后在殿旁的帷帐后面偷看。萧太后看到四位外形丑陋的使节笑出声来,萧太后的随从见主子笑了也跟着大笑不止,四位使节受此大辱拂袖而去,四年之后联合出兵爆发了战争,齐顷公大败求和……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生存-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