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万古长青的学问 公元前6世纪,就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本伦理学著作:论语 柏拉图:人类的认识形式有三类:
一是真假的形式——科学和哲学;
二是善恶的形式——伦理道德;
三是美丑的形式——文艺和美学。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这三部著作涉及哲学、伦理、艺术三个领域,构成了他关于真善美的思想理论体系。 公元前5世纪,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就对伦理学颇有建树,亚里斯多德:《尼可马克伦理学》、《大伦理学》、《欧德米亚伦理学》
斯多亚学派和伊壁鸠鲁学派,都把哲学分为三个部分,即物理学、逻辑学和伦理学。 伊壁鸠鲁学派:
物理学、逻辑学——医药、卫生(手段)
伦理学——身体健康(目的)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是一门可以使人达到至善的学问
斯多葛学派:伦理学是人们从事考虑人的生活的灵魂。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知识即美德”。。
《大学》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培根:伦理学使人庄重。
哈耶克告诫:人类应该认识到自身知识的局限性。
犹太哲学家列维纳斯彻底反对西方传统的知识论,将伦理学作为自己的“第一哲学”,完全从“他者”的立场出发,去关怀“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