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伦理的缺失。我国一些企业的伦 理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第一,中小企业管理者道德意识淡薄,忽视道德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抓生产和经济效益上;第二,没有树立企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违反伦理的事件屡屡发生;第三,企业内部没有形成良好的伦理氛围,管理者没有把员工视为企业的伦理执行者,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第四,企业不能树立起良好的自身形象,也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因素;第五,中小企业机构简单,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专职人员抓伦理教育,企业没有长远伦理建设规划。
2、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自律性较差。1)中小企业实力弱小,生命周期短,无能力承担或者没有认识到自身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因此企业内部没有形成良好的履责主体,在市场上还没有形成激励履责企业的完善机制。2)企业产品以次充好,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屡见不鲜,有些产品在广告中肆意夸大产品的功效,带有欺诈行为。3)违背诚信原则,信誉等级差,随意撕毁签订的合同。4)环保意识薄弱,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污染。5)随意侵害员工权益。6)采取各种非法手段偷逃国家税收。上述问题给企业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不正当经营者企业自身:企业社会信誉等级降低,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和凝聚力缺失,削弱了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限制了企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在社会上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坏了社会利益,妨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3、外资在华企业的伦理与社会责任缺失。广东佛山市南海“本田”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中外员工同岗位不同酬,工资相差几十倍;以及近日关于麦当劳与肯德基给予员工的待遇低于中国各地最低法定工资标准的报道;还有部分跨国公司在华行贿、非法避税、涉嫌垄断、企业产品安全不达标等事件时有发生,跨国公司在华的非伦理行为不断的引起人们关注,在华跨国公司的种种非伦理行为促使我们反思:为什么这些世界著名的跨国企业在走出它们的国门来到中国后会发生这样的问题?是中国缺少伦理氛围还是市场经济与伦理经济水火不容?如何促使中国企业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重视伦理问题?
4、外部环境与监管力度不够。目前,不少地方政府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监督滞后,很多地方政府官员对企业社会责任知之甚少,对企业的伦理教育滞后。只关注企业的利润和税收,而对企业守法行为的监督力度不够。对于企业发展中污染环境的案件、以及存在的问题管理不到位。究其原因是普及宣传不够,执法的力度不够,法律法规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