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学习传统文化的实质:存道于己身
我们这个时代是“大家”和“大师”严重匮乏的时代。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教育培养出了许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中有高论者甚众,有德行者寥寥。
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从实质上讲,就是“存道于己身”的过程,也就是亲身践行、实证实修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革除陋习、改变自己的过程。“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是要用整个的生命历程去体证“道”的过程,正所谓“修身为本”。
6.3人生处处是道场:从外求转向内化
我们今天的社会充斥着浮躁和铜臭气息。从个人到家庭,从学校到医院,从企业到机关,从社会到国家皆是如此。
《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是修行者应该谨记的“心法”。修行者只有去除浮躁,做到了心意宁静,才能实现从外求转向内化。
6.5自信与自觉:文化传承,从我做起。
很多对传统文化不抱希望的人,正是那些不能从传统文化中受益的人。传统文化能否复兴,文化强国战略能否实现,关键取决于践行传统文化的人有多少。所以,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必须要展示出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自觉。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当下做起,用行动去彰显“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