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与中国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之对比
中石化“天价吊灯”,达芬奇事件,地沟油,紫金矿业污染环境,频发的煤矿安全事件等等,不断的刺激着中国人的神经。我们对这些事情的关注表明,人们要求企业在追求利润的时候,不能忘了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地区,企业社会责任做的很好,相信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企业和公民社会责任意识的提升,中国企业的伦理及社会责任建设会得到极大提升。
中国企业家随着制度环境的变化,在全球化的大潮中,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的强烈互动,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清楚地认识到,企业不仅是经济的基本组织,也是社会的基本组织,更是一个可以直接贡献或破坏自己生存发展环境的一个重要角色。因此企业不仅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并且要为创造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而努力。于是企业家们开始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消除贫困、促进社区发展、保护资源环境、改善维护职工权益被有眼光的企业家们视为企业发展的新机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着“经济人”假设,完全竞争市场假设,企业不得不面对着一定意义上的道德真空。毕竟,市场没有心脏和大脑,我们不能天真地指望市场自身能够自觉地意识到它所带来的系列问题,更不能指望市场自身能够对这种不平等加以清晰明确的纠正。
无疑,作为市场中的分子,有些企业通过寻租的手法来获利,并且为自身的发展谋取了大量利益,但从长远看,权利交易不但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更容易导致市场的混乱,影响社会各方的利益,而所有企业最终可能一起受损。所以,为了一个稳定的市场环境,也为了企业自身的利益,社会福利的整体发展必然要求企业是一个有道德的“经济人”,即我们承认企业追求最大利益的合理性,但同时也要求其逐利行为要具有合理性。这就是说,诚信守法的原则是一个公司经营和发展的底线。
一个守法经营的企业,把企业做好,能使产品和服务促进社会进步,创造就业、依法纳税,即已承担了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而若能形成良性循环,使企业屹立数十年甚至百年而依然蓬勃向上,这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一个好的企业,带动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更可能是对一代人或几代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面影响,通用、微软、Google,珠玉在前,我们应当追随和赶超。
欧洲可谓是将商业和社会慈善结合得较好的地方。这种结合换句话说就是企业社会责任(CSR)。近年来,欧洲化妆品行业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出的关注,已经成为他们取得商业上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些以美丽为自己事业目标的企业无一例外地都在兴高采烈地谈论可持续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公平贸易,并将这些问题提到与自身财务报表中的利润和损失一样的高度。
“几乎所有的大型化妆品厂商、美容设备企业以及原材料提供商都制定了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规划,并将之排上企业的重要日程。”英国化妆用品与香料协会负责监察和环境事务的保罗·克劳福德表示。法国化妆品巨头欧莱雅公司负责可持续发展事务的皮埃尔·西蒙瑟里对此也十分认同。“作为全球化妆品行业的领先厂商,欧莱雅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也有必要成为一个真正的榜样。”皮埃尔·西蒙瑟里表示:“我们相信,商业上的持续成功一定是建立在崇高的道德标准之上的,也是建立在对社会责任的真正理解之上的。”
皮埃尔·西蒙瑟里认为,化妆品企业在企业社会责任上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已经越来越成为其产品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目前,媒体对企业社会责任有着空前关注,这就需要企业不断地与消费者分享其在企业社会责任上的进展”。他举例说,欧莱雅就建立了涵盖5年的公司预算基金,来支持企业在教育、科学和工会等领域开展慈善活动。欧莱雅同时也要求自己的原材料提供商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应用更高的标准,比如使用更多公平贸易产品,抑或要求提供商寻求能够替代动物实验的变通方法。
西蒙瑟里指出,截至目前,欧莱雅已经在其有业务运营的所有国家都开展了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项目,但是在不同的地区,可持续发展所关注的侧重点并不一样,“比如说,在英国,公众重点关注的两大问题就是寻求可以替代动物实验的变通方法以及简化包装”。西蒙瑟里强调,欧莱雅过去5年来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尽管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也正在制定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长期战略和目标”.
欧莱雅最近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值得一提的动作是其收购了堪称化妆品行业倡导企业社会责任的先驱者“美体小铺”(The Body Shop)。尽管已经被欧莱雅收购,“美体小铺”的新闻发言人Long仍然宣称,其今后仍将继续贯彻其创始人小安妮塔·罗迪克的理念,即商业需要慈善。“作为一家致力于道德建设的化妆品企业,这个理念今后仍将是我们今后做任何事情的宗旨。”Long表示。她进一步指出,目前“美体小铺”所销售 的超过50%上的产品都包含有社区贸易成分或通过社区贸易程序而生产,这有助于帮助那些全球各地的贫穷社区发展可持续的贸易。近年来,“美体小铺”还致力于关注和资助那些受到家庭暴力侵害的妇女。
21世纪经济报道已经通过连续两届企业公民行为评选活动的案例调查和研究发现,在整体上,跨国公司在华企业的企业公民行为往往传承了母公司的一整套行为规范,在概念认知、组织结构、制度建设和行为实践等方面比较完整地体现了企业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就已经彰显了国外企业公民在积富和用富过程中体现的价值观念。国内企业多数对企业公民行为认识上有偏差,在积富和用富中缺乏战略考量、组织支持和系统实施。经济单项指标的突飞猛进已经引发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环境恶化、矿难事故反复提醒管理者和企业,中国必须重新思考企业公民的积富和用富的基本问题,即企业的公民角色和社会责任。
在中国,虽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年,但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方面的建设还比较欠缺,所以我们会看到中石化有天价吊灯却连年喊亏损,达芬奇事件等等。但也不能忽视了新兴企业在这方面的重视与建设。刚刚被荷兰CRF(CorporateResearchFoundation)公司联合Hay中国(HayGroupChina)、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等权威机构评为“中国杰出雇主”的阿里巴巴集团则是体现了把社会责任植入了商业模式中。“社会责任不该是一个空的概念,也不单纯局限于慈善、捐款,而是与企业的价值观、用人机制、商业模式等息息相关。做企业赚钱,赚很多的钱,许多人都这么想,但这不是阿里巴巴的目的。让员工快乐工作成长,让用户得到满意服务,让社会感觉到我们存在的价值,这才是阿里巴巴的社会责任感所在,至于赚钱和社会回报,那是水到渠成的事。”阿里巴巴集团CEO马云如是说。
杰克·韦尔奇在其自传中写到《企业与社会》一章时说:“我认为一个强大、有竞争力的公司才能对整个社会负起责任。只有健康的企业才能提高并丰富人类及其社区的生活。一个强大的公司,不仅仅通过纳税这一主要方式服务于社会,它更为全球提供了各种便利条件,增进了安全和环境的标准化。强大的公司会再投资到人力和设备中。健康发展的公司提供良好而稳定的工作,职员可以获得充足的时间、精力和各种资源,成倍地回报给社会„„”
我们期待,在中国,会有越来越多秉承这种精神的企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