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老子养生哲学 [复制链接]

1#
      

《老子》篇有云:“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语译为人始于生而终于死。当人生的时候,四肢九窍都属于生;当人死的时候,四肢九窍也都属于死。再看看人生的过程,自幼至死,中间有许多劳动,动必有损,以至四肢九窍也都归向了死地。这是什么缘故?实在是愈看重肉体,愈保不住它啊!

听说善养生的人,在陆上行走,遇不见攻击的牛虎;在军中作战,碰不到杀伤人的兵刃。牛虽凶悍,却无法以角来攻击;虎虽勇猛,爪子也没了用处;刀刃虽利,却难以使用。这乃是因为善生的人,绝不进入致死的境地。

这一章讲两种养生之道。一种是因营养过剩、娇奢淫佚,故而短命夭折;一种是因行动不慎而造成伤亡。老子认为,人活在世,应善于避害,则可以保全生命长寿。他注意到人为因素对生命的影响,要求人们不要靠着争夺来保养自己,而要以清静无为的态度远离死地。

有关生之悲哀和死之神秘这方面的感触,老子虽有,却很少提到。但老子的养生哲学却受到了现代人的追捧。

养生,古称“摄生”、“道生”、“保生”,即调摄保养自身生命的意思。其本意在通过各种调摄保养,增强自身的体质,提高正气,从而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或通过调摄保养,使自身体内阴阳平衡,身心处于一个最佳的状态,从而延缓衰老。

养生一要“养正性”,二要“顺自然”。所谓养正性,就是要人们实行正常的、有规律的思维活动和生活方式,也就是说要保养正气。二要“顺自然”,就是要求人们养生不仅要顺从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而且还要随时适应周围的环境。尤其在对待外界事物的影响方面,要有自我控制、调适情绪的能力。情志坦荡,随遇而安,这就是顺应自然的精华所在。

人们最宝贵的莫过于生命,因此,古代许多帝王经常希望找到“长生不老”之术。“长生不老”是不可能的,但老子的养生观确实值得今天的人们借鉴。

老子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也是道家创始人。《史记》中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做过周朝王室的守藏宝之吏,负责征集、保管和整理周王朝及诸侯典籍。曾收孔子做学生。据《史记》记述:“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二百余岁,以自修道而养寿也。”

老子对养生,特别是养生哲学,提出了不少宝贵的见解,对后世医学、养生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的养生哲学后来被中国道家养生派几乎全部继承了下来。

老子的养生哲学,都记录在《老子》一书中,深为后世所重视。在1973年长沙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发现《老子》的两种抄本。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人死后就要陪葬《老子》抄本,可见,老子在汉代就受到人们的推崇。

老子的养生哲学大致说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清心寡欲。

健康长寿,除了身体外,精神也要健康。人们只知道保养身体,不知道保养精神,只知道爱护身体,不知道爱护精神,不知道身体就好像载有精神的车一样,精神一去,人就死了。要健康长寿,既要讲究饮食、睡眠、生活环境等物质条件,还要重视人的思想和情绪等精神条件,两者缺一不可。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这就是说,灾祸莫过于不知足,罪过莫过于贪欲太大,身体的大祸恐怕就要来临了。

[/p][p=30, 2, left]  现代生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即将一只装有兔子的笼子放在一个装有猛虎的笼子旁边,让这兔子成天看着老虎而惶惶不可终日,对任何“美味”也不爱吃,也睡不好,结果不多久这兔子就萎靡不振,缩成一团,消瘦无力。作为对照研究,另一只兔子则被放养在自然的环境里,结果十分健壮。从这个实验即可看出,精神、情绪对于人的健康长寿是多么的重要。

[/p][p=30, 2, left]   二是强调守中。

老子说“多言致穷,不如守中”,意即言多必行不通,还不如保持适中。他还说“飘风不终期,骤雨不终日”,意即狂风刮不到一个早晨,暴雨下不到一个整天,所以还是守中好,“守中”才能长久,才能长寿,狂风暴雨式的生命总是短暂的。

[/p][p=30, 2, left]  老子认为,应该“去甚,去奢,去泰”,意即应该去掉那些极端的、奢侈的和过分的东西。他要求做到“方而不剖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意即要做到方正而不显得生硬勉强,有棱边而不至于把人划伤,正直而不至于无所顾忌,明亮而没有刺眼的光芒。这就是说,我们养生的时候做任何事都不要过,这样生命才不受过多的损失。

老子的养生学说,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历代养生家所继承、发展。如中国南朝大养生家陶弘景(公元456年~公元536年)就说过:“莫大忧愁,莫大哀思,此所谓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寿也。”儒家董仲舒也说:“能以中和养身者,其寿极命。”

三是静以养生。

[/p][p=30, 2, left]  老子在《道德经》中细微、深刻地描述了人做“入静”时的体会和感觉。有人说,老子可能是由于“入静”时深得其中奥妙,才提出了这一哲学观点,并认为养生的道理和治理国家的道理是相通的。

[/p][p=30, 2, left]  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这句话的意思是:尽量使心灵虚寂,要切实坚守清静;万物都在生长发展,我观察它们的循环往复,事物尽管变化纷纭,最后都各自回到它们的出发点,回到出发点,叫做“静”。这成了后世人们经常引用的最古老、最经典的诀窍。

[/p][p=30, 2, left]  可见,老子在其著作中反复强调,要养生长寿,就要习静。他的这种见解,也被中国道家继承下来,如庄子、抱朴子、孙思邈,甚至苏东坡、白居易、陆游等大文学家在这方面都有文字记载留传于世。所以,老子不仅是大哲学家、思想家,而且也是大养生家。

老子养生哲学其实也是为人之道。以下几点正是老子思想中的生活准则。

道法自然:让喜怒哀乐都顺其自然

顺应自然,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老子说:“道法自然”,意思是说:大道是取法于自然的。老子的“道”,包含着客观世界的规律,也包含着人们在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发展变化的规律,还包含着对于心理修养的感悟。

老子进一步阐释顺应自然的理念,提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意思是“圣人”遵循无为的方针,实行无言的教化。既“无为”又“无言”,当然就只能是顺其自然了。老子的上述论点,具有他所处的时代的印痕;而对于心理修养而言,顺应自然的观念无疑具有深刻的哲理。

顺应自然的理念还可以体现在人的情感世界。人在生活中,应该让自己的喜怒哀乐都顺其自然,让情绪、情感有自然宣泄的渠道。强行压抑自己的痛苦,或者强颜欢笑、曲意逢迎,都不利于心理养生。

顺应自然的理念还可以渗透到人们思维和行为方式中。在考虑问题和接人待物中,提倡坦然、自然、和谐的方式,避免古板、执拗和拘泥,是有利于身心的舒展的。

中医心理养生的“顺时调神”方法,也是建立在顺应自然的理念基础上的。

静为躁君:用宁静的心态来制约浮躁的心态

老子倡导“至虚极,守静笃”,并且认为,可以用宁静的心态来制约浮躁的心态,提出“静为躁君”,这就像是他开出的一剂心理养生的处方。

老子指出,世界上那些狂躁的东西都是不能长久的。譬如,狂风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只有那些深沉宁静的事物,生命才能持久。老子提出的“静为躁君”的主张,他的“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的隐喻,对于有浮躁心态的人们,都是极有裨益的忠告。

上善若水:崇尚水所象征的品德修养

老子崇尚自然界的水所象征的品德修养,他由衷地赞美道:“上善若水”。意思是说,富有修养的人具有水所蕴涵的美德。

老子指出,水有许多美好的品性。水默默地滋养万物,而又与世无争;水静谧柔和,顺流而下,甘居低位;水应期而动,顺应天时地利,壅之则止,决之则流;水是天下最柔弱的,但滴水可以穿石,这就说明柔可以胜刚。

古代著名医家、金元时期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也指出:“上善若水,下愚如火”,认为善于养生者,心境如水一般清平;不善养生者,则躁动不安。

世人以“上善若水”作为养生怡情的理念,就有了一份坦然从容的心态。

少私寡欲:减少私利,淡泊欲望

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意为有修养的人要作到:眼观素洁的颜色,胸怀朴实的意念,减少私利,淡泊欲望。老子特别主张对于声望的节制,甚至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

在当今世界,身处灯红酒绿的喧嚣生活中的人们,如果能够接受老子的忠告,适当地淡泊自己的欲望,对于心理养生无疑是有益的。

老子也知道,让人们完全摒弃物质享受是不可能的,所以,他认可“虽有荣观,燕处超然”的心态。这里,“荣观”是指豪华的楼观台榭,“燕处”则是宁静从容的心态。“虽有荣观,燕处超然”是告诉人们,虽然身处豪华的楼观台榭之中,仍然可以保有一份宁静从容、超然物外的心态。

养生的过程的也是养心的过程,养心也就是在“成为人”。“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周礼·春官宗伯·乐师》言:“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礼记·学记》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孙诒让在其所著《周礼·正义》中指出:“国学者,在国城中王宫左之小学也。”由此可见,“国学”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与汉代的“太学”相当。此后朝代更替,“国学”的性质和作用也有所变化。

唐代贞元中,李勃隐居读书于庐山白鹿洞,至南唐时,在其遗址建学馆,以授生徒,号为“庐山国学”(亦称“白鹿洞国学”、“庐山国子监”、“庐山书堂”等),首次使用了“国学”这一概念。到宋代,又改称“白鹿洞书院”,为藏书与讲学之所。宋代书院兴盛,涌现出白鹿、石鼓(一说嵩阳)、睢阳和岳麓四大书院。由此来看,“庐山国学”实际上是一所既藏书又讲学的“学馆”,亦即后来的“书院”。在当时的境域下,所藏之书和所讲之学,自然是中国的传统学术文化。从宋代四大书院的实际情况来看,也是如此。可见此时“国学”这一概念的使用,与“国医”是一样的。

但是,真正把“国学”同诸多“外学”相提并论,即作为一门统揽中国学术的概念提出来,则是在西学东渐、我国社会和学术文化处于空前转型的清末民初。

19世纪末,面对西学和“欧化主义”的刺激,日本学界从世界文化格局中反思和重识本国文化,发出了提倡“国粹”、“国学”的呼声,从此“国学”一词在近现代流行开来。这就自然感染并刺激了处境相似的中国学人。1902年秋,流亡海外的梁启超曾与黄遵宪等人商议,在日本创办《国学报》。但黄主张先作“国学史”,使梁放弃了创办《国学报》的设想。而国粹派学者则趁机力倡“国学”。1904年,邓实在上海的《政艺通报》发表《国学保存论》,论述了保存“国学”的重要性。次年,邓实、黄节等人在上海成立了“国学保存会”,以“研究国学,保存国粹”为宗旨,发行《政艺通报》、《国粹学报》,标志着“国学”在国内的立足。

北京市老百姓国学会执行会长邓卫东提出了崭新的国学观,对理解国学的概念、把握国学的定义,提供了崭新的角度视野。国学首先是自然国学。国学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国学是一阴一阳谓之道,国学是天地根是天长地久是天尊地卑,国学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国学是生生谓易生生不息是绵绵若存,国学是自然是客观,是伟大的规律,是永恒的真理。在很多人为归儒归释归道以及国学与马克思主义等等问题纠结纷争的今天,回归到最初最基础的面貌去认识国学,有着更加清醒而紧迫的现实意义。

正是鉴于此,通过学习国学来指导自身的生活更有意义。国人多把儒道相对立相隔离开来,但是国人内体中的追求自由的浮浪姿态是无法从自身割离出去的。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头,常隐藏有内心的浮浪特性和爱好浮浪生活的癖性。生活于孔子礼教之下,倘无此感情上的救济,将是不能忍受的痛苦。所以道教是中国人民的游戏姿态,而孔教为工作姿态。”

人的内心才是主宰一个人的最重要之根本。所以只有遵从老子的精神才能自然而然成为自己本身。人终其一生都是在寻求一个问题,那就是“我是谁?”。而老子思想多强调顺其自然,不论是在养生之道上还是在为人处世上,反其道而行之的结果往往是不尽如人意的。

“天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上古时代的人,大都懂得养生之道,取法天地阴阳的变化规律,用保养精气的方法来调和,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过分劳作,所以形体和精神能够协调统一,享尽自然地寿命,度过百岁才离开世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