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帖]传统“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复制链接]

1#

   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一、中国的“人情味

  
谈论中国的“人情味”和“社会性”,莫如中国人驰名世界的烹调术,甜与酸、香与辣、腥与淡,可以彼此作阴阳调和,阴与阳调和在太极中的原理是:太阴中有少阳。太阳中有少阴。因此,中国烹调术的特色在于相互渗透。而不在于彼此分判。而且,这种“合二为一”的相互渗透,是实践多与理论的,是可以因地制宜的,体现在人际关系中就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这种二人的对应关系是心意的“感通”。唯有这种“感通”才能克服你我的分离界限造成一个包容人与我的感情的磁力场。例如:在日常待人接物的态度中,中国人就不喜欢过分地划清你我的权利界线,这样做会被认为“很难看”的。因此。双方一起出去吃饭。就会由衷地或仪式性地争着付款结帐。如果双方一起乘车,就会由一方付款全部的车资,下一次再由对方替两人付出车资:如果一方托了另一方代买东西,想请还时另一方也必须仪式性地表示“算了”。

  的确,中
国人不喜欢在自己与亲属、朋友之间划分清楚的界线(与不认识的人,另当别论),他们觉得这样做,不只是“很难看”,而且是“小气”、“自私”、简直就是“不会做人”。

  
虽然中国人的劣根性实在太多,但“人情味”倒是少数人的美德之一,如果中国人在“心意不到三处”也有尊重别人的习惯,以及法治的精神,而“人情”又不是用来拉关系、走后门或者用来使别人欠自己的“债”的话,倒是值得保留和提倡。

  二、
中国人的“和为贵

  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即以保持和谐为最高目的,因此中国人很重礼,并自称“礼义之邦”。而礼节的作用也是为了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礼之用、礼为贵”(《论法》(学而篇))的确,中国人的“做人”注重“礼尚往来”双方都不要斤斤计较自己的利益。互相让
步。

  可以
说“礼为贵”或“息争”的态度。使中国人给人一种容易相处,容易说话的感觉。然而,这种放弃“对抗”的态度。却往往造成“自我”的弱化。因为。自我权利观念的模糊。使坚强的“自我”疆界无法建立起来,在大部分中国人之间。它造成了一种将自己贬低才能获得社会称评的倾向,结果就形成了自我压缩的人格。从而很容易会变成没有“个性”的人格。例如:为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中国人往往有迎合他人的倾向:有时,在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后听到别人不同的意见时就立即改口赞成。有时,把异议藏在心中,不敢说出来

  同
时这种自我压缩的人格,会认为公然保障自己的权益是不合法的,容易受人利用,摆布和控制,并且会纵容与姑息不合理的事情让它继续存在。

  
从而我们就会发现“和为贵”态度的两种可能性,一是对自己吃亏的敏感度的降低,甚至全无,并可以随便让别人在自己的身上践踏——其典型的例子就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另一种是充分自觉地利用“不争”的态度。去获得更多的利益。例如,历代的君者或窃国者。他们明明是野心勃勃,却都是由下面的人先发动“劝进”。而自己推三让四才去攫取它

  



三、中国人的“在一起”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
们常常会发现如下的情形:一个人想去一个地方,但是却不想自己单独去,遂怂勇另外一个人陪同一起去,本来已经讲好的,但是到后来另外一人改变了主意,结果原先那一个人也打消了去意。例如。日渐升温的团体旅游,以及经常提到的团队意识。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可以说,这样富有“人情味”的中国文化是一个照顾弱者的文化,自然,它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个体”的弱化,在这种情形下,中国人的“合群”是基于一种内在的需要、并不是一种道德上的选择。因此,就很难说是比西方人更为“无私”,只能说是一种不同的需求。

  中
国人“在一起”感。更是直接与团结的倾向有关,这种需求,使人不想“掉队”或“脱离群众”,而且害怕自己比别人先背上“搞分裂”的罪行。这种压力使大家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走。因此,中国人的这种“和合性”和“在一起”赶在新中国成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使中国人民在这个过程中很快地就达到万众一心的地步,从而缔造了一个庞大的民族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