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年前,那场罕见的特大地震,让无数国人、世界记住了那一刻,三年,想起了中国古《论语》中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也”和《弟子规》中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的描述,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慨叹这三年中,苦难的四川人民,是怎样走过这家园尽失、亲人远逝的悲伤。三年,中国政府灾后重建的时限,是巧合?是应和中国传统的习俗?我更相信这是中国政府实地考察规划的结果。
走进灾区,有震撼,那北川老县城、漩口中学等的断壁残垣、惨烈景象,犹自使心揪的痛。北川新县城的重生、风景如画的水墨古镇、抗震示范点的映秀镇中建筑群、翠月湖镇、红白镇、什邡---。又让我感叹、惊喜。三年了,四川地震灾区真的涅槃重生,变得更美好了。
数据,是冰冷的、枯燥的、乏味的,但有时候又是最能说明问题的,在四川灾区,我看到了这样一组数据:受灾面积28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2961万人,死亡6.88万人、失踪1.79万人、受伤37.5万人。城乡住房倒塌受损530多万户;震后第一时间,温家宝总理到达抗震第一线;震后三天,100多位将军、13万人民子弟兵战斗在抗灾第一线;废墟中救出83988人。救出人数与死亡、失踪人数之比大约是1:1,在历次大地震抢险救援中是最高的。海地地震只救出了200多人;18个对口援建省市确定3663个援建项目,完成投资760.3亿元;“特殊党费” 80.3亿元;原定3年的重建规划,调整为2年。数字,凸显出的是中国政府、中国民众的精神和重建的决心与进程。
走在灾区,很多地方,你不会想到三年前曾经是废墟一片。走在灾区,听得最多的是老百姓“共产党好、政府好”。走在灾区,印象最深的是漂亮的民居和那户户屋顶上飘扬的党旗、国旗。走在灾区,奇异的现象是超市、饭馆都用“感恩”两个字。走在灾区,深思的是对口援建省市无私援建、助力灾区崛起、后续发展所做的种种努力。“最漂亮的是民居,最现代的是医院,最牢固的是学校,最满意的是群众”成为当地广为流传的四句话。没有人会质疑灾后重建的成果,有的,只会是对这种重建奇迹的感叹和惊奇,苦干两三年,跨越20年,成为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的体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互助、军民鱼水情的优良传统,在天灾面前,淋漓尽致的得以展现。
很多的感人事迹,很多的感人瞬间,有四川人民勤劳、奋进的身影,有援建者无私奉献的汗水,有灾区民众幸福的笑容。让手中的相机,定格这些瞬间为永恒,也让更多的人、后人了解记住这场灾难中所发生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