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讨论]和 [复制链接]

1#
中国传统有“以和为贵”,“和”是和谐、是协调与和平的状态。中国的传统将“和”作为一种美德,追求和谐,特别是在人际关系上的协调。不主张一个人锋芒毕露,处处与人为敌。如“圣人为能和”、“和乐之本也”能够与人和善相处,对人和蔼可亲,被认为是一种完美的人格,或者说是一种人格魅力。“和”又是一种包容的心态,所以能“和”之人不会为了一点小事而烦恼,所以“和”又是“乐”的根本。

分享 转发
TOP
2#

和为贵”之“和”,按其本义是相对于“礼”而言的。在孔子看来,君臣父子,各有严格的等级身份,若能各安其位,各得其宜,使尊卑上下恰到好处,如乐之“八音克谐,无相夺伦”,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就是“和”。所以朱熹说:“如天之生物,物物有个分别。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至君得其所以为君,臣得其所以为臣,父得其所以为父,子得其所以为子,各得其利,便是和”。又说:“君尊于上,臣恭于下,尊卑大小,截然不可犯,似若不和之甚。然能使之各得其宜,则其和也孰大于是!”显然,“礼”之“和”,与一般所理解的和气、和睦、和善、友好有别,是指“无相夺伦”,互不侵犯,也就是相安无事,谐而不乱,所以往往“和谐”连用。这是“礼”作为宗法等级制度应有之义,就是说,“和是礼中所有”(刘宝楠:《论语正义·学而第一》),是“礼”之能“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内在的结构性功能。
TOP
3#

所谓“天地之道而美于和”,“天地之美莫大于和”。自然界是如此,人类生活、社会生活也不例外。齐家之道,讲究的是“家和万事兴”;在外做生意,生财之道,讲究的是“和气生财”;为官一方,为政之道,崇尚的是“政通人和”;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之道,讲究的是“以和为贵”;伦理之道,讲究的是父慈子孝,兄弟之和;邻里之道,讲究的是“和睦相处”;与国之道,讲究的是“协和万邦”,相互谦让、互相信任。。。
TOP
4#

和谐不管对家庭和社会来说,都非常重要。“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和和美美”,都体现了和的重要性。就从家中琐事来说,只有调和个人观点、利益,才会有一个和美的家庭。而如果家中成员都各执一词,互不相让,那家庭破裂近在咫尺。古语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了和美的家庭,才会有和谐的社会。所以我们要学会忍让,学会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以和为贵,才会有一个和谐的环境。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