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个崇尚和平的国家,万事力求以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对于“和”字,既有广义的理解,也有狭义的理解,从的角度来讲,铸剑为犁,止戈为武,是为和平,从小的角度来讲,邻里和睦,家和万事兴,是为和谐,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和”字的内涵不仅继承了其原有的核心价值,而且在新时代背景下迸发出了新的活力。
中国曾经是世界文明的顶点。中国一切自古相传的文化符号——无论是中国的哲学、武学、道学之类的文化内涵,还是中国的医学、数学、天文学之类的科学体系,中国文化的种种,都是在向着同一个文明的原点进发——“和”。说得明白些,不过“阴阳”二字。哲学,古代的先贤从万物的表象中提炼出本质——阴阳和合。天为阳,地为阴;动为阳,静为阴;阳化气,阴成形,都是这般道理。阴阳就是“和”,就是天地大道。老子的“道”、孔子的“仁”、墨子的“兼爱”,都可以看到是在向着“和”这个原点在进发。武学,中国医武是同理的,五行、藏象、经络,无论是医还是武,都是用外在方法使人达到最佳状态,也即是生克五行、调节藏象、融通经络,使身体达到“和”的境界。能够将一门学科总结成一句话的人,那是一代宗师,如果这个人能在生平所学中发现共通之处,并将其总结成一句话,那么这是一个圣人,写下“阴阳”二字的人无疑是一个医学或道学宗师,而写下“和”字的人一定是一个圣人。
中国现在也在讲求和平、和谐,“和”的本质是不变的,但人们却忽略了“和”字背后的东西——力量。“一种没有强大的武力所保护的文明是脆弱的文明,迟早会被野蛮征服。”中国古代的“和”是建立在中国武力的强大之基础上的。无论流落到何处,唐人的造像永远是最好认的,恬淡的微笑、乐观的态度、自信的面容,是唐人最大的特点。唐并非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帝国,终其一朝,各项指标既没能恢复到隋朝的水准,也没能赶上宋朝的水准,但当时唐王朝确实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帝国,强大的武力使唐人拥有无比的自信与自尊。正是有了武力的保证,唐代的文明才大规模发展起来——自思想大爆炸时代后,唐代是第一个重新使国家的文学与思想恢复元气的朝代。也正是因为有了强大的武力作为保证,唐才能有“和”的文化内涵。但另一方面,唐朝最兴盛的“开元之治”恰恰是唐朝几乎没有任何战争的时代,安史之乱的战火一旦燃起,强大无匹的唐朝竟在十几年内迅速的土崩瓦解。原因很简单——唐很强,战争这种力量一旦启用,必让生灵涂炭,最终的结果就只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一个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却仍提倡“和”的民族,最终只能畸形地将“和”发展成对外和谐,对内斗争。力量,是有实力提倡“和”的前提,有力而不虚用,才是“和”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