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性善还是性恶? [复制链接]

1#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呢?这个问题是古往今来,古今中外都是困扰人们的一个问题。朱熹对孟子提出的性善论大加赞赏,可以说,这一理论不仅是哲学上的问题,也是社会学中涉及到的问题,中国受这种思想影响很深,直到现在也是。相对的,荀子的性恶论却一向处于下风,在朱熹的《孟子集注》的序中引用程子的话说“荀子极偏驳,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


不过,很多人也肯定性恶论,西方的原罪思想,以及现在很多西方电影,往往都涉及无意识或者无意的犯错以及以后悔悟、赎罪的情节,以及西方法律的制定也是以性恶论为指导的,这样说来,到底性善论还是性恶论更接近本质,更值得我们赞赏呢?


我并非哲学家,对这一问题也无法做过多的解释,只想提出自己的一点拙见。我觉得,对待别人我们应该抱有性善论的乐观,将别人看成天使,往往觉得自己的心胸也会宽广起来,我们会犹如生活在天堂之中。有的时候,不应该总是抱有社会如此黑暗,人心如此丑陋的想法,而自暴自弃,仇恨生活,时时带有疏远他人的想法。有的时候纵然受了些骗,也不该以偏概全,从而丧失对他人的信任,热心等等。有人说,最好的人生是3个次,热情,单纯和深沉。三个词中有两个是带有积极向上的乐观,带有对他人的信任和热情。尤其是在从事教育事业的时候,应该怀有性善论的想法,发掘学生心中的真善美。而不应该处处带着挑剔的,怀疑的眼光看待学生。


但是我们也应该正视人性中恶的部分,而不要逃避。将社会完全看成伊甸园那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天真,我们应该正确认识社会的复杂性。除此之外,也应该怀有一种反思,反省的态度,用这种态度去对待自己日常的错误,对待历史的错误,对待人类历史上那些疯狂的年代,疯狂的事件,鲁迅先生说过,真正的勇士是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有时候,我们需要一种将生活剥开的勇气,这样才能不断进步。认知悲剧,直面人性中的恶,这是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中比较薄弱的一环,因此我们的小说常常大团圆,因此小说里的坏人总是平面式的反面角色。


当然,只是我自己的一些想法,不足之处,还望大家指正。

分享 转发
TOP
2#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自古至今人们一直讨论着研究着这个问题。然而,我们转念一想的话,这个问题的答案真的那么重要吗?如果,你确定了人性本善,那么,难道你就可以因为自己本性为善而不再学习“善”了吗?抑或,当你确定了人性本恶以后,每当你无法践行“善”的时候,就一句“反正我们人性本恶”而停止了继续为善呢?我的意思是,无论你认为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我们都应该趋善摒恶,我们要行善与我们本性是善是恶没有什么因果关系的。
TOP
3#

“人之初,性本善”从古到今都在讨论这个问题,自我认为人性本身应该是本恶的,从呱呱落地就开始哭涕,饿了就要,烦了就哭,什么都要抢,这是最初的本性,我们不得不说人性本恶。所以人性是后天培养的,正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主要受后天的影响。所以我们要营造一个好的社会环境。

TOP
4#

       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人之初,性本善”另一种是“人之初,性本恶”。那,哪一种才是对的呢?我想这是一个很辩证的问题,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维所理解的性善与性恶。有着绝对的对立关系。

        那我先谈谈:“人之初,性本善”“性善”多指良心本心是伦理方面的孝亲敬长的是非之心,孝敬为善,反之为恶。孟子反复强调,人人均知爱亲敬长,主张“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董仲舒认为的至善即“圣人之善”为“循三纲五纪,通八端之理,忠信而博爱,敦厚而好礼。然而这一切都是由出生决定的可是却由后天影响着。

                             “人之初,性本恶”:《荀子·性恶》写道:“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认为人生而具有好色、好声、好味、好利等特性,只有经过教化,才能去恶从善。

       谈谈我的看法:我认为“人之初,性本无”。从现代科学的角度讲,人的性情性格确定有先天遗传,这种遗传只能是急与缓,躁与柔,动与静的不同,不能说脾气急点躁点就坏,但将来则可以产生暴力倾向,也不能说生下来比较安静、脾气温和的就好,就一定善,也要看后天培养和生存的环境如何。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