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言不尽意? [复制链接]

1#
     《天道篇》中说:“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秋水篇》中说:“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庄子认为人类的语言不能把人要表达的心意全部表达出来,语言只能传达“意”的表层,只能对“意”进行粗浅的描绘,可以说庄子是认为“言不尽意”的。那么,语言究竟能不能准确的彻底地表达人心中的“意”呢?毋庸置疑,当然是可以的。如果不可以,那语言文学又何以千年不衰呢?语言的表达能力是有限的,但人的联想能力却是无限的。既然“意”不能直接用语言描述出来,那么就不用语言---留白。留白是一种不用语言的语言艺术,留出空间给读者,让他自己去想,自己去悟。也只有无限无形的人的思维才能去描绘那不可名状的“意”。所以,人在组织语言的时候适当留白,给人留出想像的空间,就可以达到成功表达“意”的效果。从这个角度上讲,语言是可以“尽意”的。语言文字在表达上有局限性,但它却可以拉着扯着把人的思维牵引到某个地方,带人去体会那个它未表达出来的“意”。人们经常会有一种感觉,就是心中有个想法,很想说出来,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字眼,搜肠刮肚也硬是没有找到那么个词。其实像这种想法不必要非要用哪个词去表达,这时候就要用上组织语言的艺术了,也就是文学,用一些词牵引人的思维去体悟你所要表达的“意”。在这个时候,语言的功效就是带领人的思维到达那个地方,剩下的事,就留人的思维就行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