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 [复制链接]

1#
孝坛


几年前央视曾播过这样一则公益广告:“子孙们都给妈妈打电话告诉老人家晚上不回家吃饭,老人家还没来得及问什么时候回家,电话早已响起一通忙音,而妈妈早已做好一桌饭菜,即使是这样妈妈还是耐心等待子孙们回家,直到深夜,很多电视频道都已经停止转播,孩子们还是没回来,只留下妈妈一声声叹息”。这则公益广告引发了我对孝的思考,在我们心里普遍认为能赡养父母就是孝,满足父母的衣食需求就是孝,古人这样说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说把能赡养父母就当做是孝,人们也能养狗、养马,如果赡养父母没有尊敬之心,那么,这与养狗、养马有什么区别?


我比较认同这种观点,我认为赡养父母不仅仅是满足父母的衣食需求,更重要的是陪伴父母、尊敬父母、呵护父母。回想一下你的父母是怎样抚养你长大,是不是给你食物和衣服就对你不管不问?当你被欺负、受伤需要人陪的时候是谁陪在你身边?一路走来父母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物质的满足,更为重要的是呵护我们心灵的成长,一直是我们坚强温暖的依靠。现在父母老了,他们不需要成捆的人民币,不需要奢侈漂亮的衣服,即便我们多富有,父母也没有福气消受那些丰盛的事物,也没有那些青春来享受你漂亮的衣服,无论是粗茶淡饭还是丰盛大餐,无论是粗布短衣还是华丽的时装,对父母来说都一样,都是子女的孝心,与这些相比子女的悉心照顾,悉心呵护是他们更需要的,父母老了就像我们小时候总希望有人把我们当宝贝,有人疼有人爱。用一颗敬老、爱老的心去孝顺父母长辈,用心去给她们家的温暖,哪怕日子过得清苦,一家人互敬互爱其乐融融才是真正的幸福、快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