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也谈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 [复制链接]

1#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以上就是著名的人生三境界的原文,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但真正知道其出处和作者的人可能寥寥无几,又或者很多人对王国维先生“只知其名不知其人”,对其三重境界则“只知其言不知其出处”。


人生三境界之说出自王国维《人间词话》之二六。《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先生以西洋美学思想的视角,用传统的中国词话形式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和批评,提出了“境界说”,并以“境界”统领全书脉络,是近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王国维生活在晚清时代,中国近代集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考古学家、词学家、金石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于一身的国学大师,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第一境界原自晏殊的《蝶恋花》:昨晚,呼啸猛烈的西风让碧绿的树叶凋谢枯萎,我一个人登上那孤寂的高楼,居高临下,看到天边的路是那么的远而且漫长,无边无际。一个怀有崇高理想与抱负的人在无涯学海中苦苦作舟,因为站得更高所以才看得更远,哪怕与孤寂和寒冷为伴呢?


第二境界原出柳永的《凤栖梧》:细细春风吹拂起心中点点春愁,我再次独登高楼,突然察觉天边芳草萋萋和残照斜阳竟是那么的黯然销魂,相思当头,不如来个一醉方休,把酒当歌,为了一生的忠贞不渝,为了生命中的理想,我可以废寝忘食,我宁愿日渐消瘦,哪怕沦落到日日憔悴亦此志不渝而终生不悔。


第三境界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我孤独地穿越着一条条街道,内心空虚,但呼唤和呐喊之声不绝:我苦苦追寻的爱人呐,你究竟在哪?灯火辉煌,歌舞升平的元宵之夜,人山人海,载歌载舞的过巷街景,星光灿烂,一个个头饰“蛾儿”、“雪柳”、“黄金缕”的貌美的姑娘笑语盈盈地消失在我的眼前,人儿渐渐迷离,却把袭人的香气留了下来。我满心疑惑:我苦苦追寻的爱人呐,你究竟在哪······


望眼欲穿中,不知是不是苦苦的思念把我带出了茫茫人海中的迷惑,蓦然回首,我喜极而泣:历尽千磨万仞,眼前灯火阑珊处,星火黯淡时,我终于找到了那个地方,是她,是她,就是她!理想也是如此,追求路上,路途曲折坎坷,但终究有一天,我们会实现和找到答案!

分享 转发
TOP
2#

     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读书三境界堪称经典,他以古代诗人词人的诗句来诠释读书的精髓所在。“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要想学到真正的东西就要有独山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勇气。更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坚持。读书最忌懒和半途而废,许多人开始热情澎湃但很难坚持到底,读书贵在坚持。坚持到最后你才会发现“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其实真理已经掌握在自己手里。寥寥数语足以让我们一生不愧是大师!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