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心灵和谐 [复制链接]

1#

心灵是指人的思想感情,心灵和谐就是指人与自身的和谐,人自身的思维、情感与人的价值观念的和谐。那么,什么是和谐呢?《诗·商顺·那》:既和且平,以我磬声。《左传·襄》: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礼记·乐记》:其声和以柔。可见,和谐就是系统内诸因素相协调、次序井然、运行流畅,各因素顺和、无抵触、无冲突。具体地说,人的心灵和谐就是人的内在思想中,各种观念、各种价值具有有机统一性,各因素可以彼此融合而无分裂,自然形成一种接物、应物的科学人文精神。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构成了社会的基本单元--家庭。主体在同外界交往过程中,体现主体自身的价值,各个主体之间,主体与物质世界形成了矛盾关系,这种关系包括主体个体之间的关系、主体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主体内在心灵诸因素之间的关系。主体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主体与自然之关系,时贤与前彦论述颇多,勿庸赘言。笔者仅从历史、哲学的维度就传统儒学心灵和谐思想进行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心灵和谐的载体是活生生的人,是社会的人。因此,探讨人的心灵和谐就不能脱离人的社会属性,把人作为单独的自然存在物,用生物解剖的方式研究人的心灵活动。而应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把主体看作是有利益需求、情感需要以及价值认可的存在物。就主体的德性培养,人生境界提高而言,可以说中国历史是一部活生生充满生机的心灵史。中国传统生命哲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培养,如何塑造人格独立、表里如一、真实、自然、和达的道德人。在传统儒家看来,心灵和谐是对人性善的发明,是对性恶的抑制;不论把人看作类存在,还是把人看作利益共同体,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倡导性善论是有积极意义的。不管什么社会,只要物资匮乏,人有自然物欲的需求,就必然会出现纷争。所以,荀子从人的自然角度考察,认为人性本恶,需要化性起伪,指出了人接受教化的必要性。而早于荀子的孟子对人类的道德充满了自信,认为人性本善,人有四端,这就为人类可以教化提供了可能。二者的论述殊途同归,都是想通过塑造心灵和谐的社会主体为社会服务的。


人们生活在同一社会,必然就会出现分配差别,这种差别的维持,不仅仅要靠专政机器,更需要主体个体的认可。而这种认可不仅仅在于外在的道德约束,还在于内心的支持,如果主体个体内心不支持,一切道德的规定都会束之高阁,百无一用。历史事实恰好相反,中国是一个古老的礼仪之邦,有着丰富的道德资源和道德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就在于人的心灵和谐,也就是说作为社会人,主体已经把传统形成的普遍道德观念内化为人的心灵观念,这种观念内涵丰富,是中国传统美德的主要因素。如:个人修养方面包括与人为善,不争名利,舍己为人等等。在义利观方面表现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等等。从儒家的德育教育历史看,那个时代的孔子的教育理念十分先进,如因材施教和发挥主体自身的力量等原则;再有孔子教导学生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而重要的是德性的培养。从本质上讲,孔子的德性教育就是培养心灵和谐对社会有用的人。孔子以降,孟子、董仲舒、周敦颐、朱熹等大儒相继发明孔子之德性修养学说。孟子有进退以时,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论语》的记载可以成为理解见其大,忘其小很好的佐证。《论语·子罕》有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还有《论语·述而》也有孔子的话: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可见,儒家德性培养首先在于人格的魅力,只要具备了仁人君子的独立人格,不管处于什么位置,生活在什么地方,也不会受物欲的影响,能够活出人的尊严,活出人的独立特行。

总之,传统儒学心灵和谐思想就是以圣人史观为根据,以人性善为逻辑起点,通过“人希贤,贤希圣,圣希天”的修养模式,达到宠辱不惊,价值、情感、思维相统一的人生境界。
分享 转发
TOP
2#

心灵和谐是自我肯定,自我发展的必备条件,心灵的发展和完善,必将促进个人的全面的成长,同样的,个人心灵的和谐,也是社会和谐的前提,每个人之间相互关怀,谅解,体贴,那么社会也必将有更好的发展

TOP
3#

儒道互补犹如阴与阳、正与负的互动和互补一样,相生相融,相辅相成,奇妙无穷,经久不衰。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