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
仁爱是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传统道德的核心观念。仁爱是以人的良知、善良本性为根基的爱,不同于功利原因的爱或基于本能的爱。仁爱以人的良知为基点。仁是内心欣喜地爱别人。为别人的幸福而高兴,为别人的灾祸而难过。
建立在仁慈品质之上的爱,是奉献式的道德之爱,如果一种爱的感情不是以仁慈的品质为基础,这种爱就是一种情绪,或者是一种由功利的原因而引起的感情。故奉献式的道德之爱与索取式的非道德之爱的区别,就在于有无“仁” 的品质作为基础。故仁是品性,爱是感情。仁与爱是相统一的,若割裂仁与爱之间的关系,则仁就成为空洞恍惚的东西,难于把握,更难于落实在现实人生中。如果割裂了仁与爱之联系,爱不以仁为根基,则爱就成为一种飘忽的情绪,流为索取式的爱。
孔子说:“不仁的人不能长久处于贫困之中,不能长久处于快乐之中。有仁德的人安于仁道,聪明人利用仁道” ,故曰:“仁者爱人”倡导“仁”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相互关爱、重良知、重道德的民族品质。让我们都做仁人,与人和平相处,为他人着想,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义无返顾的去帮助他人,只有心中有爱,才会过得快乐、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