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3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四、自尊自爱 [复制链接]

1#

[经典学习]四、自尊自爱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孝经?开宗明义章》)


译:自己的肢体、头发和肌肤都是从父母那里得来的,不敢毁坏,这是孝行的开端;为人处世能行正道,使自己扬名后世,从而使父母荣耀,这是孝的高级境界。


曾子曰:“父母生之,子弗敢杀;父母置之,子弗敢废;父母全之,子弗敢阙。故舟而不游,道而不径。能全肢体,以守宗庙,可谓孝矣。”(《吕氏春秋》卷十四《孝行》)


译:曾子说:“父母生下自己,儿女不敢自杀;父母养育了自己,儿女不敢自暴自弃;父母保全了自己,儿女不敢损伤。所以走水路时乘船而不游水,走陆路时走大路而不走小路。能使身体完好无损,以便守住祖庙,就可以叫做孝了。”


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礼记?祭义》)


译:不辱没自身,不让亲人为自己感到羞耻,可以叫做孝了。


君子一举足,不敢忘父母;一出言,不敢忘父母。一举足,不敢忘父母,故道而不径,舟而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殆也;一出言,不敢忘父母,是故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及于己,然后不辱其身,不忧其亲,则可谓孝矣。(《大戴礼记?曾子大孝》)


译:君子一举一动都不敢忘记父母,一言一语也不敢忘记父母。举手投足不敢忘记父母,所以走大道而不走小路,乘船而不游泳,不敢用父母所给予的身体去冒险;说话时也不敢忘记父母,所以伤人的恶语便不会说出来,愤怒、怨恨的话也不会落在自己的身上。这之后才可能做到不侮辱自己的身体、不让亲人担忧,如此才可称之为孝。(径:小路。殆:危险。忿:愤怒。)


(节选自:陈杰思编著《中华十大义理》中华书局2008年版)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2:33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讨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说法


昆明理工大学选修《中国传统文化专题》的同学,可以“仁坛”和“孝坛”的四个题中,任选一题展开论述。


1.从你的个人经验出发,谈谈你对孝与顺的看法。


2.《孝经》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说法,同属儒教国家,为什么中国与韩国对“整容”的态度和道德评价很不相同。


3.有人说中国文化的实质是“外儒内法”,而非“独尊儒术”,谈谈你的看法。


4.当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杜维明先生曾将儒学的精神总结为以下四条:(1)作为创造性转化的自我;(2)作为人类繁荣必要工具的群体;(3)作为家园的自然;(4)作为终极自我转化根源的天道。请 你从以上四种说法中选出一项进行阐释。




TOP
3#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保护自己的身体,是孝的最初表现,自己身体是父母的生命延伸,人类延续是保存人类的重要方式。但是要我们做到和以前古人那样是不可能的,但在现代这就话仍然有重要意义,父母养育你十多年,费了多少心血?花了多少精力?寄托着多大的希望和梦想?身体、生命,就是你自己的吗?父母爱子女是无私的,是最伟大的爱。父母希望你珍惜生命爱护自己,孝的意义在于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损伤自己的身体,只会给父母造成忧虑与担心。为了父母,应当爱惜自己的生命,尽量避免危险。保护身体,锻炼身体,保证健康,自尊自爱是父母非常关心的问题。

TOP
4#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曾子曰:“父母生之,子弗敢杀;父母置之,子弗敢废;父母全之,子弗敢阙。故舟而不游,道而不径。能全肢体,以守宗庙,可谓孝矣。”父母希望你珍惜生命爱护自己,孝的意义在于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损伤自己的身体,只会给父母造成忧虑与担心。为了父母,应当爱惜自己的生命,尽量避免危险。保护身体,锻炼身体,保证健康,自尊自爱是父母非常关心的问题。

自尊自爱
【解释】
首先自己爱自己,尊重自己,才会得到他人的爱护和尊重。

我曾看到是一双并不粗壮的臂膀年幼的男友紧拥未婚女孩,做出无奈的忏悔。还有的男伴在手术前根本就不露面,认为婚前性行为是爱情和婚姻之间的距离,是正常的,没有啥大惊小怪的,恰是这种逆向思维伤害的是花季少女的身心健康!难道这不可悲吗?她不会去想那种短暂粗浅的爱能得到什么样的永恒。也许这种疼痛是对她的自食苦果的惩罚吧。也许这种身心痛苦折磨会让她觉醒。此时真是痛恨这些女孩的献身精神是对爱情的亵渎!

        生活是美好的 值得向往的, 追求爱情是你们权利。如今时代进步了,社会很开放,女性地位也不断提高,很希望女孩矜持些,要懂得:只有自爱才会有爱,只有自重,才会有人尊重你。自尊自爱才会获得你一生的最爱。

TOP
5#

中国儒家文化的核心之一“仁爱”,也就是“仁者爱人”。古贤们把“仁”看得很重,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在解释“仁”时指出:“仁,亲也,从人而二。”由此可见,“仁爱”就是爱他人,对别人的亲切友善。于是我们典籍中出现许多关于“仁”的条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仁至义尽”,“仁者寿”等。我们还将“仁政”同“暴政”相对立,把“施仁政”作为历代统治者的施政方略。“仁爱”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但是我们对于“自爱”的研究,似乎比较缺乏,更谈不上什么艺术了。文汇出版社在1999年岁末推出的《自爱的艺术》是值得一读的好书。她用散文的笔调,娓娓道来,对“自爱”作了艺术的阐述,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耶稣基督在二千年前就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像爱自己一样爱周围的人。”可是大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自爱的可能性和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只有爱自己才能爱别人。 自爱就是向自己敞开胸怀,使自己能感受周围和自身的一切;自爱就是愿意接受自己所做的一切,不加任何评论或批判;自爱就是给自己以足够的重视与关注,以使自己能常常和自己接触;自爱就是让自己这样地生活,说出自己受感动的东西,说出自己觉得重要的东西,使自己越来越为自己和别人所看见;自爱就是做自己生活以及所经历、所领悟和所发现的事物的主人,并对其承担责任;自爱就是我怎么样对自己很重要,但这是按照自己的意志而不是别人的价值来判断的;自爱就是不要脱离世界其他部分去观察自己,体验自己,而要把自己作为整个世界的一部分来理解;自爱就是给自己一个生活方向:“我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TOP
6#

       诚然,活出真我,要拥有自信,然而面对强者我们还要懂得自尊、自爱。狄更斯说过:“一味地贬低别人只是在贬低自己。”因而面对强者,我们需要自尊而并非不屑。王明伟,身为国企的经理本来为董事会看重,大有前途。然而面对比自己年轻又有学识的副经理,他开始担心自己职位不保,于是一次次地肆意排挤他人,终因心胸狭窄未能高升。在生活中我们的确常常会遇到阻碍我们前进的强者,然而这时只有自尊才能让我们拥有属于自己的舞台。 自卑、排挤、追随别人是成功的绊脚石,在强者面前,唯有自信、自尊、自强才能使我们活出真我。 像溪水、像古松、像细雨,用自信、自尊、自强完善自己,在强者面前,活出真我魅力!

TOP
7#

我曾看到是一双并不粗壮的臂膀年幼的男友紧拥未婚女孩,做出无奈的忏悔。还有的男伴在手术前根本就不露面,认为婚前性行为是爱情和婚姻之间的距离,是正常的,没有啥大惊小怪的,恰是这种逆向思维伤害的是花季少女的身心健康!难道这不可悲吗?她不会去想那种短暂粗浅的爱能得到什么样的永恒。也许这种疼痛是对她的自食苦果的惩罚吧。也许这种身心痛苦折磨会让她觉醒。此时真是痛恨这些女孩的献身精神是对爱情的亵渎!

        生活是美好的 值得向往的, 追求爱情是你们权利。如今时代进步了,社会很开放,女性地位也不断提高,很希望女孩矜持些,要懂得:只有自爱才会有爱,只有自重,才会有人尊重你。自尊自爱才会获得你一生的最爱。

TOP
8#

我认为,自尊自爱是孝的开始。父母对子女最基本的期望不是为了防老,而是希望子女能够健康并生活得幸福。自尊自爱正是父母这种最基本期望的体现。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自尊自爱,也就做到了能够不让父母担心,进而也就可以断定一个人拥有最基本的也最难能可贵的孝——孝心了。

自尊自爱包含两层涵义——尊重、爱护肉体物质的自我和精神道德的自我。

《孝经·开宗明义》篇说/FONT>“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礼记·祭义》篇也讲/FONT>“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这些都是指自尊自爱的第一层涵义,而且都把肉体生命的价值放在了“孝”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按照以上“孝”的说法,那么现代的“整容”就完全违背了“孝”。“整容”现在在中国还不太被认可,但却已经风靡了韩国。有人就问,同属儒教国家,为什么中国和韩国对“整容”的态度和道德评价如此的不同。我认为原因很简单。我们并没有遗忘“孝”的优秀传统美德,只是把两层涵义的比重改变了。现代人则更看重自尊自爱的精神价值,而韩国只不过比我们看得比重更大一些罢了。

其实,古文化也同样看重它的精神价值,即当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不矛盾时,护敬父母所给的肉体(小孝),一旦它与更高的社会价值发生冲突,那就要“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大孝)了。由于现代文明不同于古代文明,也就不太可能会出现“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现状了。现代文明自尊自爱的精神价值看重的是个人的高修养、高品位,而不再是那些所谓的关乎国家、民族的大仁、大义之类的了。“整容”可以算是“高品位”的一种。在我看来,它并不与孝相冲突。

真正的自尊自爱是指保护自己以不受意外;照顾自己以不受病痛;自信但不自傲;谨言慎行但不自卑;不趋炎附势,不阿谀奉承;举止高雅、品行端正等优秀品质。

TOP
9#

自尊是花人格的基石,是一种对自己人格的重视和肯定的情感,自尊就是尊重自己、爱护自己、从身体、仪表到行为、心灵,维护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尊严,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情,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容许别人歧视或侮辱自己。
TOP
10#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孝经 开宗明义章》)


  曾子说:我们的身体,毛发,皮肤都是父母给予我们的。好好的对待我们的身体,就是行孝的开始。然后我们要行的端正,建功立业,让父母感到荣耀,这就是孝的最高境界。


  现在的我,还是学生,还没有资本去建功立业,所以我只能好好的爱惜自己的身体。


  目前社会上,很多暴走族的兄弟姐妹们喜欢穿耳洞,穿脐环,在舌头上,嘴唇上,下巴上,甚至是很多无法想象的地方穿孔,戴上善良的装饰物。还有很多人彰显个性,在身上纹上了各种各样的图案,有的人甚至将整个背部都纹上了花纹。每每看到这种场景,我都感到毛骨悚然。我们的身体,是父母给的,很小的时候,我们蹒跚学步之时,摔跤了父母都要心疼上半天。现在我们长大了,在身体上穿孔,纹身,也许我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想的是彰显个性。但是,好端端的身体被弄得千疮百孔,在父母的眼里看来是多么的痛啊。所谓"打在儿身上,疼在妈心里。"且不想这种行为是自残,就说我们有多么的伤害父母的感情吧。


  所以,行孝,从爱惜自己开始。拒绝纹身,拒绝无意义的在身体上穿孔吧。希望在我们即将离开人世之时,能够有一个干净的身体可以还给我们的父母。

TOP
11#

爱自己爱父母但并不盲从[em20][em20][em20]
TOP
12#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虽然这么说,但是现在的自杀现象屡见不鲜。大学生自杀更是一个热门话题。难道他们不知道这个道理吗?难道他们不爱父母吗?

都不是的,他们自杀的原因大多是承受不了压力,学业上的、就业上的……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让现在社会的人活得更累。

我们可以体谅他们的难处,但是我们不可以原谅他们的行为。难道自杀真的能解决问题吗?他们是解脱了,但是留给亲人的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伤痛。

自杀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让我们珍爱生命,为我们自己,也为爱我们的亲人。

TOP
13#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从小到大,只要我们哪里不舒服,我们的父母总是最担心的一个,现在我们已经长大了,应该好好爱护自己,让父母少一些担忧,让他们安心的工作。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是每个父母的心愿,我们不一定是人中之龙凤,但只要我们把自己的分内之事做好,端正自己的行为,就算是给最好的礼物。

TOP
14#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我们的一切都是父母赋予的,要尽孝,最最基本的就是保护好我们的身体,好好对待它们,并且珍惜生命。

然而现在的大学生的行为却让人感慨不已,自杀、纹身、穿孔、自虐等等

让人触目惊心,我不知道他们的父母是怎样的感想,但就我个人而言我是真的不敢恭维了

我猜他们的父母肯定也是特别无奈了吧

TOP
15#

生活是美好的 值得向往的, 追求爱情是你们权利。如今时代进步了,社会很开放,女性地位也不断提高,很希望女孩矜持些,要懂得:只有自爱才会有爱,只有自重,才会有人尊重你。自尊自爱才会获得你一生的最爱 自尊自爱才是对父母最大的小孝。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