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人而言,德才兼备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毒品。没有伦理的科学将对人类造成巨大危害。企业也是如此。
既然文化的特质是伦理、民主、科学,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就是企业伦理、企业民主、企业科学。
企业伦理是家庭伦理在企业中的延伸应用;企业民主表现为领导的决策建立在集体的共识基础上,这个决策体现员工个人、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企业科学表现为企业的活动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国家利益,并且建立一整套正确的决策和行为流程。
企业民主和企业科学只有得到企业伦理的保证,才是完善的,才能保证企业百年基业长青。这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的核心,是企业伦理。企业管理的本质就是建立具有企业伦理的企业民主和企业科学。
西方,主要是美国与欧洲,大部分企业只有企业民主和企业科学。而日本的很多大企业则具备这三者。这也就是许多日本的大公司可以公开让人参观其企业的原因,因为企业民主与企业科学容易学到手,但是企业伦理却很难学,西方文化中没有伦理概念。
前面提到过,企业伦理是企业文化最核心的东西。因此,要开展企业文化,除了不断地学习与创新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合理的决策流程和行为流程(企业科学和企业民主)外,就是重点加强企业伦理建设。
“建国君民,教育为先”。加强企业伦理建设就是持续不断地在企业推广企业伦理的宣传与培训。这是百年树人的一个过程。
企业伦理的建设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时下,兴起一股国学热。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从国学中汲取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管理)的智慧,甚至包括一些外资在华企业,如德国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国内一些高等学府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纷纷举办国学与企业管理的高级培训班;海外华人一些知名人士如蔡礼旭先生、周泳杉先生也在国内大力宣讲国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他们从《弟子规》讲起,把博大精深的格物致知到治国平天下等内容讲得深入浅出,让人比较容易地做到知行合一。
目前,面对全球性质的金融海啸及经济危机,日本及欧美的一些企业已经在探寻企业管理中的深层次问题,一些有识之士已经提出了企业管理由TQM(全面质量管理)转向TEM(全面伦理管理)的概念。
看来,西方式的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确实已经出现了问题。真正的智慧还要从东方文化中寻找。
三、企业伦理的功能
1、融合功能
企业要生存,首先必须解决的是和社会融合的问题。企业可以用多种方法获得利润,而一旦背离正规途径,用不正当手段获得利润,就会和社会道德相冲突。企业伦理正是在价值伦理范畴内提供了企业和社会伦理融合的基础。实际上,遵纪守法,依法纳税,用正当手段获取利润,承担必须的社会责任,都属于企业伦理范畴的内容,而且属于基本范畴。一个企业只要遵守这些基本准则,就能得到法律保护和社会认可。外部经济性是企业运作和自然环境融合的问题。当企业以利润追逐为唯一宗旨而忽视对环境的影响时,外部不经济性的出现就成为一种必然。企业的经济活动必须考虑环境成本的分析。
2、约束功能
这是从企业伦理对经济行为的制约角度进行的分析。它的中心思想是,企业伦理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和准则,对企业行为实现控制效应,即对企业某些行为进行事前控制和预防,避免非伦理行为的出现,从而使企业经营活动遵循伦理准则,实现目标的最佳化。
企业伦理规范企业的行为方式,使企业员工形成某种约定的规则和行为,使每个员工的行为和思想自觉地按这种规则和行为行事,从而提高员工的整体道德素质和伦理精神。当员工的行为与企业的道德准则相背离时,行为准则会作为一种良心、道德来衡量是非,产生一种约束功效。
3、凝聚功能
企业伦理形成企业文化力,这是一种柔性生产力,对全体员工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从而形成一种内部的凝聚力,对员工产生一种向心效应,增殖企业无形资产。随着品牌战略时代的到来,企业无形资产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4、导向功能
企业用创新的伦理价值和新的经营理念以及责任满足社会需求,创造社会需求,由此带动精神和制度层面的进步。显然,这是一种善的循环。企业伦理同企业物质生产力一起,构成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促进企业的成长与发展。而且,伦理型企业本身将培养和塑造良好的企业和员工形象,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伦理素养水准。这是企业以自身形象为社会作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