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仁的发现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复制链接]

1#
仁的观念在孔子之前已经产生.据学者们研究.仁字和仁的观念皆渊源于古东夷文化.后来进入[中国".成为[中国人"的文化观念.春秋时.仁往往与忠.义.信.敏.孝.爱等并列.被看成是人的重要德性之一.但是.孔子以前.仁并未受到特别的重视.只有到了孔子这里.仁才被从其它德性中超拔出来.并被赋予新的丰富的内涵.(1)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衰道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一降而为[自诸候出".再降则[政在大夫".三降则[陪臣执国命".[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完全乱了套.但是.在这崩溃和混乱的局面中.礼乐文化反而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一方面.有识之士鉴于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竭力强调以礼治国的重要性.认为礼是[国之基".[人之干".[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左传>昭公五年),[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在有识之士的倡导下.一股颇具规模的礼治思潮蔚然兴起.另一方面.那些越位逾分的大夫和陪臣.为了巩固其已经获得的地位权力.满足其高高在上的虚荣心.也需要用礼乐来文饰自己.他们除了自己亲自学习礼乐知识外.还重用一些懂得礼乐知识的人.掌握一定的礼乐文化知识成为当时一般士人入仕为官的一条捷径.如此一来.学习和研究礼乐文化竟成为一时的社会热门(关于春秋时期礼治思潮的兴起和学礼之风的盛行.吴龙辉博士有较详细的论述(2).孔子生逢春秋末世.自然受这种风气的影响.据说他小时候做游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史记·孔子世家>).摹仿大人作礼仪演习.大概就与这种风气的影响有关.长大以后.孔子凭着[好学不厌"的精神.敏求善思.终于成为一位名闻当时的礼乐文化大师.他设坛收徒.不仅很多普通人来向他学习.而且一些贵族人物也经常来向他学习.请教各种礼乐知识.
孔子十分重视礼.认为对一般人来说.[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对统治者来说.[上好礼.则民易使"(<宪问>).[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子路>).因此.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要求人们[非礼勿视.非礼无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但孔子对于礼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曾说: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
孔子的意思是说.礼乐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和节奏.而是有着更为本质的内涵.那 么.这个更本质的内涵是什么呢?<论语·阳货>中的一段记载.给我们提供了很珍贵的启示: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从以上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孔子的心目中.三年之丧这一礼制.并不是毫无意义的一种形式.实际上.它是儿女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种恰当的方式.一个真正热爱和怀念父母的人.会自觉地遵守这一规定.否则便于心难安.这种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孔子称之为仁.仁既是礼所由生的内在根据.也是人们自觉守礼的内在动力.只有仁发于心.则行才能合于礼.仁心不动.礼就失去了根据.变成一堆毫无意义的虚文.既然是虚文.当然就可以随意改动.也可以随意废弃了.宰我欲改三年丧制.孔子便斥之为[不仁".原因即在于此.由此可见.所谓礼的本质内涵不是别的.正是仁.孔子说: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的确.为人而不仁.如何能理解礼乐制度的本质内涵呢?不能理解其本质内涵.又如何能尊重其仪文形式呢?
毫无疑问.在孔子的心目中.仁显然超越礼而具有先决性的意义和价值.<论语·八佾>如下一段记载.可以证明这一点: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曰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
冯友兰解释此段说:[子夏以`绘事后素`而悟及`礼后`.盖人必有真性情.然后可以行礼.犹美女先有巧笑美目.然后可施脂粉也.否则礼为虚伪形式.非惟不足贵.且亦可贱矣."又说:[不仁之人.无真性情.虽行礼乐之文.适足增其虚伪耳."(3)冯友兰用[人必有真性情.然后可以行礼"来释[礼后".可以说十分恰当独到.所谓[真性情".即是根之于心.流露于外的仁心.仁性.由此可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对于礼的优先性和决定性的地位.的确是无可怀疑的.
必须注意.孔子并没有因为仁的发现而贬低或轻视礼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地位和规范价值.相反.恰恰是仁的发现为礼的合理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根据.礼既然是仁心外化的必然表现.那么只要是人.如果他内心还有一点真性情.如果他不想泯灭这点真性情而沦为禽兽的话.那么他就应该而且必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范.否则.他就是[不仁".这样.本来是仁心外化的礼.最终却反过来成为判别一个人仁还是不仁的标准.由此可见.仁虽然超越礼而对礼的生成和践履具有先决性的意义和价值.但它并未取代礼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地位和价值.相反.当孔子把礼深深地植根于仁的基础上之后.礼作为支配人类生活和行为的道德规范.其合理性.权威性.必要性.重要性.都被更加有力地确认下来.更为重要的是.属于心性范畴的仁还为礼的永恒性奠定了基础.世道会变.但人之为人本诸自然的一些基本性情不会变(如亲情.友情.恻隐之情等等).与这些性情相适应的一些人类行为的基本规范也不会变.荀子说:[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荀子·天论>)董仲舒也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天人三策>.见<汉书·董仲舒传>)这些话人们往往只道其荒谬的一面.而未见其合理的一面.如果能从儒家心性论的角度去审视.则这些话未尝没有一定的逻辑必然性.换言之.礼的合理性.权威性.永恒性在儒家那里不是凭空确立的.而是有其心性的基础.事实上.从本诸自然的人之常情出发来论证传统礼义道德的合理性和永恒性.这是自孔子以至当代新儒家一脉相传的家法.可以说.由孔子创立的儒家仁学.自始至终都担负着为传统礼义辩护的理论使命.
冯友兰曾说:[孔子对于中国文化之贡献.即在一开始试将原有的制度.加以理论化.与以理论的根据."(3)这话非常正确.而孔子所给与原有制度的[理论的根据"不是别的.正是仁.如果说.礼是孔子归本三代.述古得来的话.那么作为礼之根本的仁.则完全是孔子动心忍性.敏求善思.自家体贴出来的.是孔子述中所作.仁基一立.本诸三代的礼乐制度.在三代礼乐秩序这一现实的根基崩解之后.又获得了一个新的[生长点"(1).在这个[生长点"上.三代礼乐这颗数千年历史孕育而成的文化的种子.经孔子亲手采撷.点播.又重新生根发芽.孔子之后.在历代儒家不断地浇灌和护理之下.这棵新芽历经两千多年的时空穿越.终于又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儒家文化及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发现仁.并且把礼乐文化植根于仁的基础上.这确实是孔子对中国文化最伟大的贡献.借助于仁.中国传统文化顺利地实现了由上古向中古的转折,借助于仁.孔子之前数千年和孔子之后数千年的文化血脉得以沟通连接.而没有中绝断裂.大哉仁!大哉孔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