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的读后感
廉。作为个体道德修养的一种重要品质,包含谦虚、谦逊、谦和、谦让等含义。儒家很重视谦德。孔子强调“不伐”,即不自夸。《周易》六十四卦中即有《谦卦》,该卦卦辞说:“谦:亨,君子有终。”表明对谦德的积极肯定。《周易·系辞上》又说:“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语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这是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强调">强调ersonName>君子谦逊、恭敬才能保其位。《周易·谦卦·彖传》说:“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认为“谦”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也是一条普遍的宇宙法则。所以,《周易》告诫人们要以谦虚为怀。俗语所谓“满招损,谦受益”、“谦逊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反映了“谦”作为一种美德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
正如人总是喜欢干净而不喜欢肮脏一样,廉洁是人思想品质层面的“干净”,它本身就是人类追求的一种价值。对此,儒家有着清醒的认识和认真的思考,并将关于这一价值的思考贯穿到生活、教育和政治中去。下面我们分析这一价值的三方面内容,并举例说明。
一、清净俭朴
中国古代儒家对于保持清净明敏的心态、过着俭省朴素的生活非常重视,认为这是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并成就一番宏大事业的基本条件。对于这一认识,我们不仅在一些系统严谨的著作中见到古人的论述,而且在许多书信、家训中看到许多表达。在此,我们举三位名臣的思想为例。
三国时期蜀汉名相诸葛亮就曾告诫他的儿子:君子应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他的意思是说保持平静的状态才可以使自己的身体得到修养,通过俭朴的生活才可以使自己的道德品质得到培养,只有淡泊的心境才能彰显自己的崇高志向,只有宁静的心灵才可能达到高远之处。应该说,诸葛亮的这番话是相当深刻的,既符合辩证法,也符合人们的生活感知,对于形成清廉的品质具有指导作用,直到今天这句话仍然作为名言广泛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