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墨子的思想体系中,“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命”,是其思想的精髓所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尚贤就是任人唯贤。
兼爱就是兼相爱,交相利。就是爱人,爱百姓而达到互爱互助,而不是互怨互损。不用说,这也是墨子根据尧舜时代设计出来的大同世界的模型。兼爱还表现在大国不侵略小国,国与国之间无战事,和平共处。
非攻就是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对防御战,墨子是支持的。他自己就曾经带人参加过好几次帮人守城的战争。
节用就是反对铺张浪费,反对穷奢极欲,崇尚节俭。凡事以够用即可,而不要追逐奢侈。节葬就是提倡安葬从简。众所周知,儒家提倡的葬礼也是有很多讲究的。父母妻子逝世,均要服丧礼三年,兄弟叔伯姑姨一年,晚辈或者更疏亲戚半年。并且在服丧期间要简居少食,人饿的脸发青眼发黑身子不能走路才算孝道。
关于礼乐,墨子认为也是不必要的。他认为,当时的生产力低下,而各国战争连年,人民的生产根本满足不了需要,却要养着这么一批不事耕作的人,完全没有必要。
天志就是上天的意志,明鬼就是确信鬼神的存在。为了传播自己的学说,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墨子借用上天和鬼神的说法来教化民众要兼相爱,交相利,非攻止战,实现天下大同。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为反对命运之说,墨子特意提出了检验理论和言论的三个标准:本之,原之,用之。本之就是从哪里来,即理论依据是什么;原之就是现实生活中存在不存在,即现实情况怎么样;用之就是要经过实践检验。这三个标准的提出,可以说了开了唯物主义的先河。特别是实践,无论是治国还是治学,都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由此也可以看出墨子的认识观是建立在实践的标准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