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论语中的顺序来说,“孝悌”应该是仁的根本。即对父母要孝,对兄弟姐妹要尊重友爱。《论语.学而》中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说明了孝悌是为仁的根本。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也论证了这一点。自古以来孝道与注重同胞手足之情就是最根本的美德。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孝道无疑是第一位的。从九五之尊的皇帝到布衣百姓,无不以孝为先。甚至汉代曾有官职为“孝廉”。曹操的仕途就是从被举为孝廉开始的。广为传颂的“二十四孝”也是孝在中华民族历史变迁中永不褪色的鲜活样本。
要做到“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利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与小人“损人利己”的作为是根本对立的。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孔子认为,抛弃私利,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才是“仁”。孟子也继承了这种思想。如《孟子。梁惠王上》中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虽然前文提到了才华与“仁”没有必然联系,但孔子认为意志坚定并且热爱学习才能符合“仁”的要求。如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显然是通往“仁者”的必经之路。
《论语》中也有判断性的陈述句来表达“仁”的意思。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在这两句话里,孔子非常肯定的说“克己复礼”就是仁,而“巧言令色”就不是仁。孔子说,只要能约束自己符合周礼的要求,就是“仁”。但怎样才能全面符合周礼的要求,显然又是一个比较模糊地概念,与前述的要做到多种美德集于一身的概念差不多。而孔子认为巧言令色的谄媚之人,肯定做不到仁。这也符合传统的儒家思想。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中这些章节,孔子还强调了仁者要有勇气和义气,可以杀身成仁。
总结一下,要成为一个“仁”人,要做到孝悌,要推己及人抛弃私利,要博学笃志切问近思,要有勇有义,不能巧言令色,总的来说就是要做到克己复礼。可见,在孔子的思想中,要成为一个“仁”人所要达到的境界是非常高的,或者可以说一个人对儒家思想融会贯通并身体力行后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仁”。仁者无敌。
补充:
然而《论语》中对仁的描述也存在前后矛盾的地方。比如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这两句都是说仁者应该爱憎分明(以仁的标准来区分)才能为仁。但是《论语》中又有一句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也就是说,如果要成为仁人,那么应该心胸宽广,容纳一切客观存在,胸中没有憎恶只有爱。这相比于前者来说更类似于老庄学说中那种自然随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于洒脱。对于这个矛盾之处学术上也有争论,但我还是比较认可前一种理论,即仁者应该有自己的观点,爱憎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