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对待“仁”的态度。 [复制链接]

1#

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的愿望,应该诚心诚意去求,如果这样做了,那么就会得到。达到的境界的根源在于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来推动,只有主体自己的主动追求,才有可能达到的理想境界。表明孔子认为为仁是某种自觉的内在情感行为,任何人是无法替代的,只要自己态度端正,就可以实现的要求。孔子强调在内心的价值观念上首先要明确对的态度,孔子这种在内心深处对的价值追求的思想,被后来的孟子引伸为四端理论。孔子对的思想的重视,表明的思想和学说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价值核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