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儒家学者多言志,即所谓“士尚志”。《论语》中有“士志于道”之说。其实,儒家所谓道,即“仁”。也就是说,要想做到仁,要想使自己生活得合理,最重要的是是要树立“志于道(仁)”这样一个志向。只要树立了这样一个志向,就能够做到仁。就像孔子所说的“我欲仁,斯仁至矣”“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反之,若没有坚定的求仁志向,那么,无论如何也是不能达到仁的境界的。就像孔子对他学生冉求所讲的那样。冉求声称,不是自己不喜欢老师的学说(仁的学说),只是力量不够。孔子说:“若是真的力量不够,赶到半道就会走不动了。可是你却是自己停止了。”也就是说,在求仁方面,要有一种“掘井及泉”的精神,半途而废怎么也不能成功的。由此也不难看出,在现实中真正“志于仁”的人是不多的,孔子的学生里面也仅有颜渊一人可以做到“三月不违仁”。所以说,在求仁方面,立志是最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