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利思义
见利思义是中国传统道德处理群己关系的一条基本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美德。义和利问题,讲的是道德原则和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义,一般地是指合乎正义和公益的或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利,就是指物质利益。见利思义,不是一般地反对“利”,而是指见到利益,应首先想一想符不符合道义,该取的可以取,不该取的不应据为己有,即义然后利,亦即孔子说的“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我们知道,人的追求实际上当然有很多功利需要追求,或者从一种功利论的角度来看,但是在中国文化,特别是在孔孟之道那里,它更多的时候主张利之上还有一个更高的东西,这个东西叫道义。义是什么?后来我们知道宋朝时候有个大儒叫朱熹,他说,义是宜,说到底就是宜,就是应该的意思。所以,他说义着宜也,他这里讲一个什么概念呢?就是说,我们今天讲这个义利的这个义,就是应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