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最基本的含义是“人”,“仁者,人也。”“仁”所表达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仁”,亲也。在“仁”的丰富内涵中,其核心是“爱人”。孔子认为,人必须有“真性情、真情实感”(这是仁的主要基础)。孔子不仅用爱人来解释“仁”,而且提出“忠”、“恕”的“仁”的根本途径。孔子的“仁”是“情”(真性情、爱心、同情心)、“理”(理性的要求)的统一,是人道原则与理性原则的统一。《论语》中记载: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仁”是孔子思想最重要的核心,真正做到“仁者”便可治国、平天下,也克通过个人的反省,自觉实现了道德的、哲学的和宗教的自我。“仁”在当今中国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各阶层、人与人之间,以及各种现实的矛盾的隐身之间的调和都是靠“仁”为根本出发点,有“爱人”之心去对待一切,具备“仁德”去治理国家。只有有了仁德,才能够正确喜爱人,或厌恶人,就不会再有邪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