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1)
智”,即智慧、聪明,有才能,有智谋。孔子认为,有智慧的人才能认识到“仁”对他有利,才能去实行“仁”。只有统治者才是“智者”,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可成为“仁人”,而“小人”无智。儒家把“智”看成是实现其最高道德原则“仁”的重要条件之一。他们要实现“达德”,而要实现“达德”必须经过“知”的五个步骤,即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汉儒则把“智”列入“五常”之中。
智(2)
佛教术语。音译若那、阇那。指人们普遍具有的辨认事物、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或认识。也称智慧,但佛教认为智与慧有区别。按《大乘义章》卷九的解释:“言智慧者,照见名智,解了称慧,此二各别。”又谓正在观察、分别氛择事物时,称之为慧(无间道),已经对事物作出决断并通达明了时,名之时智(解脱道)。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由愚昧无知(无明)、不知诸法(一切事物)的因果关系及其真性,妄起颠倒执着而造种种恶业,因而流转生死轮回,受诸若恼逼迫身心。断除无明烦恼而得解脱即是智慧。佛教经论中有把智比作利剑、利箭、灯光的。如《维摩经·菩萨行品》有“以智慧剑破烦恼贼”,《大智度论》卷十有“智慧箭劲利,破憍慢诸贼”等语。诸经论中还把智慧比作大海,广大渊深难测,并将其分为很多类别。
二智 即胜义智和世俗智。1、胜义智,又名如理智、根本智、无分别智、真智和实智。指圣者无漏智缘真如境,或以理智观察胜义谛之理证得真谛所生的智。2、世俗智,又名如量智、后得智、有分别智、俗智和偏智。因在根本智后而生起的知识,或以比量观察世俗一切事物而生的知识。这是佛教观察一切事物质总方法。
三智 即一切相智、道相智和一切智。是佛、菩萨、声闻、缘觉观察一切事物、证得真如、断除烦恼的三种能力。1、一切相智。为佛智。又称一切种智、一切智智。能了知一切法如其所有之体性,及尽其所有之形相,以及了知菩萨和声闻一切道相。2、道相智。为菩萨智。又名道种智、道种慧和道慧。菩萨为了度众生成佛应当了知世间一切善恶业道之行相及其种类差别。3、一切智。是声闻、缘觉智。声闻、缘觉为证涅盘应证知内外一切法体空无我。内即眼、耳、鼻、舌、身,意为内六处,外即色、声、香、味、触、法为外六处,合为十二处。《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中称:“知是十二入故,名为一切智。”
四智 1、大圆镜智。显现法界之万德,犹如大圆镜中现一切色像,遍照法界之理事。2、平等性智。了达一切法无我平等之理,对一切众生起无缘大悲,成就诸法体性平等作用之智。3、妙观察智。为分别善妙诸法而观众生之机说法断疑之智。4、成所作智。为成就算在利利他妙业之智,为利益一切凡夫二乘种类而成种种变化之智。瑜伽行派和法相宗主张“凡夫”八识,经过“转依”而成为四智,名为“转识成智”。即转第八识成“大圆镜智”,转发经七识成“平等性智”,转第六识成“妙观察智”,转眼等前五识成“成所作智”。
智
儒家主张德治,非常重视道德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无论是执政者还是普通百姓都要求遵礼行仁,道德教化在德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教化的目标就是仁智统一的理想人格,因此仁智统一就成为德治思想的内在根据。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出的“以德治国”显然不同于传统的德治思想,但是作为其根据的“仁智统一”学说却是以德治国的一个内在要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其一,德性文化的主要特征,即以德性的手段作为管理国家、调控社会的主要手段。德性手段就社会整体来讲是指道德建设,靠制度伦理来实现道德目标,这就涉及到人们对道德责任及道德义务的认知水平。一个社会或群体的道德文明程度和道德认知水平及知识水平是成正比的。因而强调仁智统一是以德治国的应有之义。
仁智统一说经由孔子到孟子达到完善,是我国德治思想的独特之处,正如牟宗三先生在 《中国哲学的特质》中所言:“孔子在《论语》里,暂时撇开从天命天道说性这一老传统,而是别开生面,从主观方面,开辟了仁、智、圣的生命领域;孔子未使他的思想成为耶教式的宗教,完全由于他对主体性仁、智、圣的重视。这是了解中国思想特质的最大窍门。强调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是对我国文化传统的积极继承,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文化水平应是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目标,这些都要求我们积极扬弃仁智统一学说。不仅社会整体的道德建设要强调仁智统一,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而且社会个体也必须做到仁智统一,这样才能实现个体的道德理想,从而推动社会的道德进步。社会是人的社会,因而作为管理社会的“德治”方式,最终的落脚点就是对个人的道德要求。以“仁智统一”作为理想人格的目标,这样就有利于通过对个人的道德教化及自醒来达到德治的目的。 同时,我们要认识到传统德治思想和江总书记提出的“以德治国”方针的本质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