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仁”的思想 [复制链接]

1#

  通过查资料了解到一些有关“仁”的描述:


《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有一百一十次之多,包罗了孔子生平的一贯思想主张,因此后世普遍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对于“仁”,孔子的解释也不尽相同。他对颜渊说“克己复礼为仁”;对仲弓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司马牛说“仁者,其言也韧”;对樊迟说“仁者,爱人”,又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对鲁哀公的提问,则说:“仁者,人也。”
  


   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为“仁”,“仁”最通常的含义是“爱人”。“仁”的另一层含义是修身,对道德准则的遵从,“克己复礼为仁”说的就是克制自己的行为使其合乎“礼”。孔子“仁”的思想,既有内在的境界修养、又有外在的行为方式。小到个人的自身修养,大到治理国家,总之,儒家“仁”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性格养成和政治、文化生活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分享 转发
TOP
2#

      仁爱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使于人”,将“仁”定义为由己推人,将心比心,视人同我,仁即人性的为人理念,是人性的精辟定义。孟子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进一步阐述“仁者爱人”的实质。韩愈说“博爱之为仁”,程颐讲“仁者天下之正理”,朱熹讲“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将“仁”与“爱”、与 “理”、与“德”联系在一起,构成以“仁”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儒家以“仁”为核心,形成伦理道德标准,以此划分君子和小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