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为贵
和,这个字可以作为连词,也可以作为副词。其作连词也就是连接两个名词和代词的时候,其作副词就有和谐,以和为贵等词语,何谓和谐,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样的场景就是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和我们当前所倡导的和谐社会一样。和谐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一种状态,是人对自身、他人、社会、自然这四者关系的协调和平衡程度的一种确认。“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和是天下万物所应遵循的普遍准则,和谐文化对于身心、人伦、社会秩序以及天人关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重视通过修身养性实现人的自我身心和谐。自我身心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欲与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中国古代的儒家首先肯定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欲求,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但他又强调“欲而不贪”(《论语·尧日》),反对放纵欲念,“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已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也就是说,人们在追求情欲和物质利益时,不能将它们作为人生的全部追求目标,而要掌握适度的原则,见利思义,保持平衡谦和的心态,实现自我身心的和谐,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将生命价值与道德价值有机结合以实现身心和谐的思想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