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化”:源远流长 内涵厚重
和谐 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
它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需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主体是“儒、释、道”的融合。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释家主张的是“善”,道家则强调“自然”,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因此,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天人合一,贵和尚中”,其核心是个“和”字,追求的是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各阶层的和谐、人与人之间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的大同世界。同时,向往和谐是人类的共同愿望,符合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正因为如此,中华文化历经数千年而进入现代社会,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成为唯一能延绵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倡导“和文化”就是抓住了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本质,这是历史赋予当代人的文化使命和责任。
经历了几千年风风雨雨的洗礼,中国和文化早在几千年以前就备受推崇,而时下已经深入人心,国家以和治国,社会需和谐,家庭只有和谐才能兴万事,个人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因此和文化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