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孔子“仁”的思想对培养大学生仁爱精神的启示:诚信意识 [复制链接]

1#





孔子“仁”的思想还包含着诚信意识,“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与人交往不讲“信”,就是不尊重人,不关爱人,自然也得不到他人的爱与尊重,失于信,失于爱。因此要“言必行,行必果”。然而诚信离当代大学生有多远?很多人也许会这样回答:从来没有这么远。200193日《北京青年报》报道,据有关部门统计,1999年至2001年某省57所高等学校开展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4.5万名贫困大学生获得了2.7亿元助学贷款,然而有将近20%的学生在获得贷款后没有考虑还款的事情,大学生信用贷款的风险前兆大大牵制了银行的积极性;而考试作弊,作为一种严重违背诚信的耻辱行为,在大学生心中也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宽容;在求职简历上作假更是一种能得到广泛认同的行为。大学生的诚信危机,表面上是无奈之举,本质上却是功利心的驱使,在道德与功利的心灵博弈中个人私利占了上风,他们所追求的表面价值实际上以放弃道德的沉沦为代价。诚信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开诚布公,是一个人向他人的心灵开放,表达着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也是一种仁的表现。 人无人格不成其为“人”,而人无“信”则谈不上什么人格。诚信是人的尊严与价值理想的依托之处,“人无信不立”,只有具有诚信意识,才能取信于人,才能立人。所以大学生仁爱精神的培养必须以唤醒诚信意识为基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