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对“ 孝”的理解 [复制链接]

1#
      孝,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主要美德,为齐家治国之良箴。孝,并非只对父母敬养而言,对自己德性、智能的修养、对社会的尽责,也是孝的表现。孝的原理有普遍性,孝的应用有连续性,这是需要我们要对父母尽孝。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不乏关于“孝”的典故与文章,有“杨香打虎救父”、“黄香扇枕温床”、“庭坚涤秽事亲”等等。

      孝是一种文化,孝是一种责任,孝是一种感恩,孝是尊敬与听取。人的最根本是从孝字开始的,懂得了父母对我们的恩情,才会知道回馈报答。也会对所有付出的人,对这个社会有所感知,有所理解,不是想当然的说:这是他们应该做的,进而我们也会有所付出,才会知恩图报,而回馈报答父母的方式并不只是对他们好那么简单而已~~~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


       百事孝为先。我们要尊敬自己的父母,好好爱他们,尽心尽力做一个孝子,这将会使他们的灵魂充满圣洁的快乐,并将使上帝降福于我们。

分享 转发
TOP
2#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主要的美德,也是齐家治国之良箴。孝中最主要讲的是对父母的敬养。“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百事孝为先。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拉牵大不容易,到他们老了的时候再是我们回报他们养育之恩的时候。其实,孝还指,对自己德性、智能的修养,对社会的尽责程度。

TOP
3#

古训云:“百善孝为先”。为什么在所有的善行中,孝道是第一位的呢?自古以来,人们把父母抚育子女,子女孝敬父母,看成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因为没有孝,就没有根本,就没有人类传承。为人子女当孝,为人父母当慈。父母养子女叫做“养”,子女养父母也叫做“养”,前者抚养成人,后者赡养终老,这叫天经地义,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高尚的人。

我所理解的“孝”主要是给父母一个心安,外出给父母打个电话,报个平安,有空回家和父母拉拉家常,听他们说说过去,解决一下生活日常需要;严于律己,勤恳工作,坦荡做人,不招惹是非,不沾染恶习,把身体锻炼好,把小家庭建设好,为父母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让父母不再为子女担心,可以安享晚年,这些虽微不足道,但我认为子女能做到这些,亦可称之为对父母的“孝”。

TOP
4#

孝”在中国传统礼仪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儒家认为,“孝”是晚辈侍奉长辈的行为准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孝经》通篇提倡行孝,宣扬“孝,德之本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等说教。因此在日常礼仪中,对长辈要以尊敬孝顺为中心。

TOP
5#

人类总是通过生产实践在不断认识外在自然的同时不断加深对人本身的认识,而且把这种认识代代相承,积淀成文化体系。“孝”作为中国儒家性命学说的原点精神,它客观地反映出儒家文化对生命本质的终极思考。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对中国上古社会的孝文化进行了丰富和完善。一方面是继承了“孝”文化的生命意识,另一方面又灌注“孝”以心性修养之内涵。从而,把“孝”加工整理成中国伦理哲学和基本范畴和理论起点。先秦时期,尽管在不同版本中,“孝”字在结构上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它所承载的文化涵义较之于早期的“孝”之生命传承之意义而言,无疑有所增殖,这就是在生命意识的基础上灌注“孝”以心性修养之内容。《孔子家语·本命题》说:“分于道谓生命,形于一谓之性。”“命者性之始也”。“一阴一阳奇偶相配,然后道合化成,性命之端形于此也。”这是说,人体生命是父母精血交媾而成,人性以生命为基础。儒家历来强调,修性必以修命为本,修命必以修性为价值目标,故性命双修是儒家生命观念的核心宗旨。“命”是儒家伦理哲学的本体观念,“性”是儒家伦理哲学的方法论和价值观念,“性命”之间的辨证关系集中体现了儒家伦理哲学的内在逻辑,故儒家伦理哲学亦称“性命之学”。 所谓“性命之学”,内蕴着生命价值论,知识价值和道德价值论二重元素。其中,生命价值论属于“命”之学,知识价值论和道德属于“性”之学。“性命之学”是真正的人本学,儒家正是通过人的“性命”的研究而直达人的本质的。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性命”相异也。其实,动物也有性命,只不过动物之命纯粹是一种自然生命,动物之性纯粹是一种兽性本能。而人之命不仅是一个自然本质,更是一个社会本质,它表现为生命个性与社会历史文化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促成,人之性不仅表现为人作为动物的本能属性,更表现为人作为社会存在物的社会属性,因而,人之性包含两个级次,即知性和德性,它们都以人之命为本体,是人的生命价值的体现,其中,知性体现人的认识论价值,德性体现人的道德精神价值。可见,儒家正是通过“性命之学”的研究而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进而透视和把握人的深层本质,并提出了如何安顿性命的思想原则和修养维度。“孝”范畴就是儒家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加工成的安顿性命的思想原则和修养维度。

TOP
6#













































































































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且乌鸦尚知反哺,况于子乎?子知孝为何乎?


孝是冬日里的阳光,使老人感知人间温暖。当阳光洒满大地,当关怀遍及祖国。古往今来,孝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追忆往昔,古有《二十四孝图》,卖身葬父的董永,恣蚊饱血的吴猛,埋儿奉母的郭巨,以及那个为了使自己失去父爱的继母卧冰求鲤的王祥,无不是古代“感动中华”人物的代表。展望今朝,今有朱自清看见年迈的父亲蹒跚的翻过栏杆为自己买桔子,那颗躁动的心也不禁被触动,潸然泪下。那铭记父亲教诲,一直保持一颗赤子之心的傅聪,谁又能说他不孝呢?即使那3岁的瞻瞻,看见理发师帮爸爸剃头,以为那“坏蛋”要剪去爸爸的耳朵,急得大哭,关心,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孝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4-20 21:03:17编辑过]

TOP
7#

孝做为华夏民族固有的道德观念,又经孔孟儒学的发挥,以及历代帝王的提倡,孝道在古代确实是深入民心,难以动摇。佛教传入中国,最后也不得不把"无夫无君"的教义改变为"忠孝"的说教;基督教传入中国之初,也不得不改变"不能崇拜偶像"的诫条,允许信徒"祭祖".....
TOP
8#

《十三经》中的《孝经》把孝当作天经地义的最高准则。后来北宋的张载作《西铭》,在《孝经》的基础上,融忠孝为一体,从哲学本体论的高度,把伦理学、政治学、心性论、本体论组成一个完整的孝的体系。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民族价值观的共识,起了积极作用,功不可没。
TOP
9#

一句温和的话,可以让老人感到温暖;一个小小的微笑,可以让老人感到亲切;一点小小的关照,可以让老人感动不已……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思维特点会渐渐发生本质的变化。他们往往是对眼前所发生的事情转瞬即忘,而对于过去的事情则是愈久愈清晰。哪怕是几十年前所经历过了的事情,只要触动了他们记忆的神经,一切便都会历历在目、仿如昨日。老人们对于往事的记忆库仿佛一座关闭了的水库,只要是拉开了回忆的闸门,便会滔滔不绝地流淌出来。

TOP
10#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另一个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是忠。几千年来,人们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忠孝是圣人提出来的,却不是圣人想出来的。它是我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
  从秦汉开始,我国就建立了多民族统一的大国,建成它并维护它要有两条保证。第一条,要保证对广土众民的大国高度集权的有效统治;第二条,要使生活在最基层的个体农民,安居乐业,从事生产。高度集中的政权与极端分散的农民双方要互相配合,减少对立,在统一的国家协调下,才能从事大规模跨地区的工业建设、文化建设,防止内战,抵御外患,救灾防灾。个体农民从中受到实惠,则天下太平。
  农业生产是中国古代社会根据自然环境的合理选择。家庭是中国古代一家一户的基层生产组织,从而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小农生产的家庭对国家有纳税的义务,国家有保护小农的责任,
  “国”与“家”的关系协调的好,则天下治,反之则乱。保证实现国家、君主有效统治的最高原则是“忠”;巩固基层社会秩序,增加乡党邻里和睦,父慈子孝的最高原则是“孝”。中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细胞是家庭,因而,忠孝二者相较,孝比忠更基本。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