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帖] [复制链接]

1#

义理之学
  在宋学向义理之学转化的浪潮中,范仲淹、欧阳修所倡导的“庆历新学”是主流。“庆

历新学”继承了先秦儒家的理性传统,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发展。但这浪潮中尚有一

支时时掀起大波的潜流,这就是借鉴佛、道二教的儒家义理之学。自唐末五代以来,很多

文人士夫夫为避战乱而隐居山林,从事于天道性命之理的探究,从而成为名僧高道,而后

来又有很多儒者乐意与之交游,听其言说来印证自己心中的儒学,而这些人完全是义理之

学的提倡者。例如,陈抟的三传弟子 李之才 教授邵雍时,提出了三个划分学术性质的概念,

即“简策”之学、“物理之学”和“性命之学”。邵雍一开始答曰:“简策之外,未有迹也。”

李之才却极力将邵雍向“性命之学”方向引导:

        之才曰:“君非简策者,其如物理之学何?”他日则又曰:“物理之学学矣,不有性命之学乎?”雍再拜愿受业。  

李之才之学出于陈抟,其于道家、道教理论必有心得,但他教授邵雍的课程却完全是儒家的,即始于《春秋》而终于《周易》。(52)这堪称吸细老氏的儒家义理之学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