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讨论]岳飞的愚忠与魏征的义忠谁是谁非 [复制链接]

1#
岳飞愚忠于赵构带着满腔遗憾走完了自己壮烈的一生。给人留下了无限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两个经常被人唾弃的铜像;魏征侍奉与杀害自己先主李建成的太宗李世民,为贞观之治立下不朽功勋,给历史上的贞观之治添上了自己的一笔墨色。我不禁要问自己忠一定要忠到底吗,在大义面前选择放弃有违与忠吗?请朋友们帮我想想看哈!
分享 转发
TOP
2#

是精忠报国还是尽忠报国的呢。。?


岳飞回去也知道自己是九死一生。但是他必须去。首先,他对赵构还怀有一丁点的希望。其次,古代讲究兴师有名。赵构毕竟是宋朝赵家的后裔,依考这个朝廷去收复失地,是谓“有名”。所谓“正义之师必胜,无名之师必败”,岳飞也是为了这个“名”的,不然他如何能身死还能如此名垂千古。再说像岳飞的将才是少,但世上不是只有他一个,而他能最后如此荣耀,还是在于他的精神!然后,若岳飞不回朝,势必被算作“不忠朝廷,心怀异志”,而当时他能投靠谁呢?或者自立为王?甚至落草为寇?显然只会势单力薄,重拾江山只能等待他的后人了。时间太久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3 4:03:06编辑过]

TOP
3#

魏征很牛。虽然只读过高中课文里他的“谏太宗十思疏”,短短一篇谏文已经囊括太多东西。尤其结尾时说道的“垂拱而治”,我以为是单位组织啊之类的首领应当追求的最最高境界了!

魏征不仅能犯上直言,还会婉谏,这也显示了其对于不同环境和问题时其方法恰当自如的运用。而最近热火的新三国有人看了的话,对于袁绍的谋士“田丰”不知道还有什么印象没。田丰很多地方判断是对的,可他错在不会转换方式去向袁绍谏言,而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让袁绍产生很抵触的情绪,最终导致自己的死亡(这里他就要死了却又要拉个陪同,可谓心胸也不够宽,最后是导致许攸因不受信任而叛变的直接原因)

所以说魏征的“义忠”是对自己的爱惜,想把自己的学识尽情施展,最后是他辅佐了一代明君,而百姓也富余一时啊~~

TOP
4#

都有,既精忠报国,又尽忠报国。他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一生忠诚于国家,这是尽忠;他始终如一的以国家的利益为第一位,先“大家”(国家),再“小家”(自己的家庭),这是精忠。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