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岳飞的忠--愚忠是忠义的悲剧还是无奈 [复制链接]

1#

      岳飞(公元1103年一1141年),字鹏举,,岳飞先后四次从军,跟随七任长官转战黄河南北,抗击金兵。他背负着岳母亲刺的“尽忠报国”四字,满怀着一腔报国热忱,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屡立战功。就在岳飞马上就要收复北宋失去之故土是却被赵构12到金牌召回,满腔热血的岳飞不禁仰天长叹:“十年之功,废于一旦。”被迫下令撤军。收复的失地又相继沦陷。1142年(绍兴十一年)的腊月29日,岳飞被杀害于风波亭!


     岳飞戎马一生,最终却带着光复疆土的宏愿和无力回天的遗憾含冤而去。只因为忠,他愚忠于赵构却被赵构杀害,没能完成收复疆土的愿望,如果他不是愚忠于赵构,继续北上,击败金军,迎回徽宗,中国的历史一将被改写,可历史没有如果。岳飞的愚忠是忠义的悲剧还是无奈。。。

分享 转发
TOP
2#

我看忠义之愚忠

我们作为身外人,来回看历史,谁是明君,谁是昏君,谁是忠臣,谁为奸贼。这都是我们站在历史角度来评论的。我们看这样的历史事实:三国期间,汉室名存实亡,却有多少仁人志士终于大汉,而其中刘备霸主则借汉室皇叔之名招揽诸多怀才之士。敢问这些人都是愚忠吗?明末,袁崇焕为保护残败的大明江山,舍生取义。敢问这也是愚忠吗?

其实,忠义本无愚智之分,只是我们把它分成了两部分。即为人臣,必尽其忠。忠实心中本意,所以能够真实表达自己心中意图的都可视为忠。这是忠于本心,忠于本意。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