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谈谈我对“孝敬父母”观的理解 [复制链接]

1#
谈谈我对“孝敬父母”观的理解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就一直具有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尊重长辈,这是一个人做人的根本,是天经地义的,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有句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我们人类各种美好品德中最为重要和占第一位的品德。它是做儿女的必做的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应该有爱,那么他首先应该爱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谈到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是最真挚无私的。从我们依靠那条连接着母与子的脐带获取能量,到我们坠落在这个世界吮吸第一口乳汁,在父母的手牵扶下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儿歌声中悄然入睡,……,不知父母在我们身上付出了多少心血,他们总是不求回报,默默的付出着、关心着我们,这种恩情比天高,比海深,是人间最伟大的爱。


古代埋儿奉母,弃官寻母的故事,足以让我们唏嘘不已。当今捐肾救母,退学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们感动万分。在佛教里,讲到孝顺父母,有三个层次:初品的孝顺父母,是甘旨奉养,让父母在生活上获得适度的孝养,没有缺乏。第二是光宗耀祖,为人清白,事业成功,名利双收,道德令人敬重,让父母祖宗都得到荣耀,这是中品的孝顺。第三是上品的孝顺,就是引导父母有道德、有慈悲、有宗教的信仰,不但此生他可以安身立命,就是百年之后,也能有好去处,这是最上品的孝顺。


不同的时代,演绎着相同的主题——那就是孝敬父母、回报父母。其实,今天,对我们来说,孝敬父母、回报父母,不必像上面所说的那样,要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情。我们只要在平时多注意,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就能够尽到我们对父母的孝心。有句歌唱的好“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求子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只求个平平安安,团团圆圆”。这就是一种点滴的孝顺。虽然我们为父母做的事情很小,但他们一定能感受到我们对他们一点一滴的爱与孝顺。


父母为了我们,操碎了心,付出了很多。他们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们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他们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颗真诚的感恩之心去安慰。我们不应该再觉得,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该的。更不要对父母所艰辛付出的关爱,视而不见、无动于衷,甚至怨气冲天。因为我懂得了父母的需要,所以我现在要行动起来,动一动手,搬一把椅子给父母歇歇。倒一杯水,给父母痛饮。动一动口,说一句真诚温暖的话语给父母听听,解除他们的疲劳,驱散他们的心病……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时代的接班人,父母的骄傲,我们更应该有孝敬父母这样的一个意识,我们应当懂得关心父母,体谅和孝顺父母。其实,我们不必做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孝顺事迹,只要在平常的生活中对父母多一点关心,定期往家里打打电话,谈谈自己最近在学校的生活,说一句温馨的话,就可以让他们安心。遇到挫折了也可以让父母指导指导,让他们更加的了解我们,增加两代人的感情。然而就这样一些平淡的问候却可以让他们感到我们的孝心。“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他们并不希望我们能为家里做什么,也并不希望等我们毕业以后能够寄多少钱给他们。他们只希望我们能够有自己的路可以走,有自己的事业和人生。作为一个学生,现在我们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试问谁家的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出人头地,扬眉吐气?从我们踏入学校的第一天起父母不知在我们身上花了多少心血,流了多少汗水。他们希望我们可以学到东西,成为有用的人,我们又怎么能糟蹋他们的心血,辜负他们的期望呢?可是有的人,有的大学生,偏偏不争气,好逸恶劳,游手好闲,骄奢淫逸,荒废虚度,整天无所事事,上网、打牌、玩游戏、谈恋爱……倘若其父母知道这些情况不知做何感想?他们是什么心情?


孝敬父母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留心,一个细微的动作也可以成为一种孝敬。我相信,只要我们对父母拥有一颗真正感恩、孝顺的心,我们就一定能做得更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