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仁义的故事 [复制链接]

1#
仁义是中国自古传承下来的一项美德。早在春秋时期就发生了一件看似仁义而又荒唐的事情。


宋国本是一个弱小的国家。但宋襄公与齐桓公、晋文公、 秦穆公、楚庄王并称为春秋五霸,这到底发生了什么呢?原来齐国爆发了易牙之乱、王位之争。齐桓公有六个儿子,齐桓公怕自己死后诸子争位,就将其儿子公子昭(后来的齐孝公)托付给宋襄公,视为太子。等到齐桓公去世后,易牙、竖刁、开方三个大奸臣废掉齐桓公立的太子公子昭,易牙与寺人貂杀死大臣,篡夺王位。公子昭逃到了宋国。此时宋襄公见齐国有乱,正好齐桓公身前又将公子昭托付给自己,宋襄公是个视仁义超过自己生命的人,同时宋襄公一心想成为霸主。宋国的实力不是很强大,但宋襄公认为公子昭来投奔他,这是个可利用的机会,于是便想乘机夺取齐国的盟主地位,就收留了公子昭。宋襄公为大国齐国齐孝公复位起到大作用,自认为是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是足够树立威信称霸诸侯的时候。可他万万没有想到,比他强大的楚国因为此事而来攻打他,双方隔着一条大河,扎营筑寨。楚国首先发兵渡河。这时宋襄公手下一位忠臣献计,他说:“他们正在渡河,我们可以趁机放箭。”不料宋襄公却说:“我们举着仁义大旗,怎能作此不仁义之事?”过了一阵,楚兵刚刚渡河。大臣又说:“楚兵阵未布好,我们可以趁机攻打。”可宋襄公又指着“忠义”二字说:“我们举着仁义大旗,怎能作此不仁义之事?”说话间楚兵已经杀来,宋国大败,宋襄公差点送命。而他仍然说:“仁义总会战胜不仁的。”


在我看来讲仁义没错,但要看对象。宋襄公面对不讲仁义的楚成王讲仁义,是他差点丧失性命的原因。

分享 转发
TOP
2#

仁义是为人处事的根本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