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论“何为礼” [复制链接]

1#

孔子说“礼者何?即中之治也。君子有其事,必有其治。”管子也说“礼者,因人之情,象义之理,而为之节乐者也。”所以礼仪是治事待人的准则,亦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规范,更浅显的讲法就是“规规矩矩的态度”人是社会动物,不能离群索居,必须进行团体生活,所以不论是家庭生活或是社交场合,其进退都应有适当的节度,新生彼此的行为言谈,维系社会纪纲及群众秩序。比如:窥人隐私,议人长短,行为乖张,举止怪异,乃至开车不守规则,夜半扰人清梦,公共场所高谈阔论,大街闹市袒胸裸体,都属失札,轻则令人侧目,重则扰乱社会秩序,甚至破坏国家法令,所以孔夫子强调礼的重要:“非礼勿观,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西方国家也同样讲究礼。在英文词典里可以找出几个相同的词义:一为courtesy,即礼貌,泛指一般客气的仪态;二为etiquette,为交际应对的酬酢礼节;三为protocol,义为礼规、礼仪等。etiquette一词是由法语演变而来的。其原意是指法庭上用的一种“通行证”,它上面记载着进人法庭时应遵守的事项。后来,其他各种公众场合也部制订了相应的行为规范,这些规范由繁而简,构成系统,逐渐形成了大家公认的也是大家都愿意自觉遵守的国际礼节。英文词典对protocol的定义是“外交的或军事的礼节和秩序的规则”。比如开会时关于悬挂国旗、奏国歌的规则,举行正式宴会时的座位安排,介绍客人的顺序,感谢出席宴会宾客的顺序等。



所以,礼仪是一种广泛的概念,可将任何活动中有利于处理相互关系的言行举止内容包括在内。礼节则指交际活动中表达一定意义的具体行为规范。比如出席晚宴衣饰必须整洁属礼仪的范畴,但衣饰整洁这一行为还称不上是一种礼节,握手礼是会面时的一种礼节。




综上所述,可以给礼仪作如下定义:礼是礼貌、礼节,是一种要求;仪是仪表、仪态,是一种被人们规定的共同认可的秩序。合二为一,礼仪是在交往中体现出来的人们之间互相尊重的意愿,就是与人交往的程序、方式以及实施交往行为时的外在表象方面的规范,包括语言、仪容、仪态、风度等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