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的任务和目标:
到二〇二〇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离卦)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艮卦)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坎卦)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巽卦)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兑卦)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坤)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震卦)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乾卦)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科学发展 乾--天 易医道学--目标法则——发展目标、战略与决策
民主法治 离--火 墨学佛学--阳光法则——基本社会制度制度选择
公平正义 坎--水 法家学说-- 竞争法则——社会竞争与市场经济
诚信友爱 兑--泽 兵家学说--快乐法则——社会文化与价值体系
充满活力 震--雷 儒家学说--效率法则——生产效率与资源配置
安定有序 巽--风 纵横学说--柔变法则——组织与社会关系调节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艮--山 名家实学--能力法则——生活质量与生存状态
社会和谐 坤--地 农学杂家--伦理法则——社会伦理与道德禀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
《文言》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比较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言》: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①世而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乾泉:“用九:见群龙无首,吉”。以人为本,人人皆龙,但毋用潜龙。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文言》: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何谓也? 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乾泉:科学发展就是善于识别目标,乃“见龙”也。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
《文言》: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
乾泉:乾龙乃把握方向之龙也。
——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文言》: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 君子进德修业, 欲及时也,故无咎。」
乾泉:“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言民主之道。“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言法治建设原则。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文言》: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乾泉:只要明白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精诚团结,则定会“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文言》: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乾泉:“贵而无位,高而无民,仙人在下而无辅”,人才报国无门,执政者心中没有老百姓,“是以动而有悔也”。
中华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文化是我们伟大的智慧宝库,国学经典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其绵延不绝的文化张力直到现在依然滋润着我们的心灵。在春去秋来中向我们展示“道”的真谛;在天地本有的“五伦”关系上告诉我们“孝、悌、仁、爱、忠、信、礼、义、和”的做人基础。所以我们可以多学习国学经典,从中学习很多适合我们现在中国的发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使我们国家发展更好更快,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