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孝道 [复制链接]

1#
      做人要饮水思源:生命从何而来?人生如何成就?能知恩报恩不忘本,才不愧对父母的养育恩德。
       一般世俗所谓的“孝”是以物质为主,总以为在日常生活中供给父母吃饱、穿暖……等一切享受,即是尽孝,其实不然。
       父母恩德重如山岳、昊天罔极,虽然极尽世间关食珍物奉养,亦难报答其爱澈骨髓、牵肠剖腹的宏恩于万一。
       又有人于双亲在世时不知孝敬,纵然能于身后极尽排场,甚至以金被银枕安奉,不仅父母无法带走任何一物,此更不足以酬报亲恩。
       我们能得人身,是与父母有缘。母亲怀胎守护,哺乳养育;父亲提携教导、备资营生,无比艰辛苦劳!为人子女,应善体亲心,好好珍惜有用之身,福利人群、导人向善,切不可吃喝逸乐、耽恋物欲,或搬弄是非、造业行恶,有损为人子之孝道。
       人生数十年,不免生、老、病、死,除了身躯性命之外,还有永恒不灭的“慧命”。子女若能将父母赐予的精血肉体之躯,善加利用,造福众生,成就功德,则父母恩亲亦同得福慧。
       古圣先贤以孝为宗,佛经以孝为戒,万善之门以孝为基。人人应礼敬供养尊亲如堂上活佛。并扩展短暂的亲缘私爱,成就清净觉情,普及累生,累世的父母,惠泽七宗八祖。
       学佛须以孝为先,宏扬孝道,方为真正的念长情、体大爱、报重恩!身为人子,我们应该为父母多想想,在学校真不该把大量时间浪费掉。父母为了让我们读书,付出了太多太多,为此,作为子女的我们应该为此而努力学习,以此来回报父母,国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5-16 17:13:02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另一个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是忠。几千年来,人们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忠孝是圣人提出来的,却不是圣人想出来的。它是我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
TOP
3#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从敬养上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即: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
TOP
4#

     作为中华的儿女,尽孝道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尽管社会在越来越快地发展,我们依然会像我们的的父母榆阳区孝敬我们的长辈。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