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腹有诗书气自华 [复制链接]

1#
出处:
苏轼《和董传留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
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
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
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
诏黄新湿字如鸦。


嘉佑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董传时与之相随(当时董传很穷困)次年回长安后作此诗。

【注释简析】
麤缯:粗丝绑发,粗布披身。
裹:经历。
生涯:人生的境遇过程。
腹有:胸有,比喻学於成。
气:表於外的精神气色。
华:丰盈而实美。
老儒:博学而年长的学者。如:博学老儒。
瓠业: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四章。根据诗序:瓠叶,大夫刺幽王也。或以为燕饮之诗。首章二句为:幡幡瓠叶,采之亨之。
举子:被举应试的士子。
槐花: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 的干燥花及花蕾。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
囊空不办:引用《南史‧虞玩之传》「玩之为少府,犹蹑屐造席。高帝取屐亲视之,讹黑斜锐,瓒断以芒接之。问曰:『卿此屐已几载?』玩之曰:『初释褐拜征北行佐买之,著已三十年,贫士竟不办易。』引用孟郊诗而不直接引用其诗语,而引用其「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之诗意,但转化为「寻春马」;引用虞玩之因贫困而旧屐著三十年不办易的事典,而转化为「囊空不办」,引用二个典故融合为一句,语多转折。
囊空:口袋里空空的,比喻没有钱。
寻春马:引用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择婿车:此指官贾家之千金美女。官贾富家之千女所座之马车,游街以示择佳婿,古有择婿楼。
世俗:社会上流传的风俗习惯。
分享 转发
TOP
2#

巴丹《阅读改变一生》一书中“阅读不能改变人生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常读诗书使人谈吐不俗、气质高雅、性格刚毅、境界高远、胸襟开阔。苏轼的“腹有诗书气自华”道出了阅读的境界。
TOP
3#

读书确实是件幸福的事情,好书对于自己更是有着积极的意义。读书不仅能增长见识,而且能提高自身的修养。腹有诗书气自华,应该就是因为修养体现出来的一种气质吧!
TOP
4#

[em17]深有同感!读书不仅能够增长才干,还能开阔眼界。正所谓“读千卷书,行万里路”。
TOP
5#

读书真是一种美妙的享受,是一种高情的雅意,是一种无形的殷富。如果说“红袖添香夜读书”是种浪漫情调的话,那么“夜雨孤灯乱翻书”则多的是清雅的兴致。在风疏雨细、万籁寂静的夜里,亮一盏灯,凭窗听雨、品一杯香茗一卷在握,时而定神细看,时而凭窗遐想,时而低头会心一笑,万般美景皆在其中,亦乐在其中,让人忘了今夕何夕。此时心境便是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了。
TOP
6#

读书真的对我们修养的一种培养啊,开卷有益,我认为每本书应该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只不过它的价值所带来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它的影响是大的还是小的,看到一本好书,会使自己有一种心潮澎湃的感觉。特能振奋人心。
TOP
7#

读书养性,读书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温文尔雅,具有书卷气,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通过文字,和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是很惬意的。让我们都来读书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