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修身正名 [复制链接]

1#


修身正名



孟德斯鸠曾说“中国人把宗教、法律、风俗、礼仪都混在一起,所有这些东西都是道德”。在人类文明史上礼仪随历史的发展逐渐成为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并始终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与西方对于礼仪的理解是不同的。当今礼仪有着各式各样的规范,其形式大都沿袭欧洲的理论。殊不知泱泱中华五千年历史,从骨子里都渗透着“礼”。《礼记·祭统》亦说“孝子之事亲,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可见,“礼”乃贯通于华人生命之始终,是其修身治国平天下之根本。



在西方人眼中,礼仪仅仅是一种行为准则。而在中国人眼中的礼仪则更注重的是一种道德精神,所有表象乃发乎与本质,外在的仪态是内在修养的体现。



《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所谓修身,关键在于正心,包括:态度温和,为人善良,对人崇敬,行为谦让。在古人认为,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专攻什么领域,都不能不学修身这门功课。并且需要用一生时间来学习,永远不能废弃,修身乃终身使命。



(一)守静



造化之精,



性天之妙,



唯静观者知之,



唯静养者契之,



难与纷扰者道。



——吕坤《呻吟语》



近年来,浮躁、急功近利、人欲横流、精神空虚等术语常被引用来描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有时甚至会质疑,难道我们的一生注定了就只能混了吗?难道当初为自己的一生许下的豪迈愿望,都只是一场空吗……



宇宙人生最深刻的道理,只有安静下来后才能体会,正如水只有安静下来才能映照星月一样,人心不能宁静,岂能把握生命的真谛、对人生获得清醒的认识?



翻开中国历史,可以发现,千百年来,古代学者们一直把静坐或静养当作做学问必不可少的功夫之一。其中静坐或静养在他们看来尤其重要。这种思想甚至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候。《礼记》记载,中国人很早就有在祭祀等重要活动之前沐浴、斋戒的传统。《礼记》中所说的“散斋”、“致斋”,就是一种静养、调心的过程。孔子的学生曾子在《大学》中提到“定、静、安、虑、得”的思想,三国时的诸葛亮则有“非宁静无以致远”的箴言。到了唐宋时期,新儒家学者把佛教中的静坐之法借鉴、吸收并加以改造,并在自己的生活中加以实践,形成了一个日趋成熟的静坐传统。



(二)存养



苟得其养,无物不长;存心,养心,养性;养吾浩然之气。



一个人有无巨大的人格力量,取决于他平时自我修养的功夫;而衡量这种力量的主要标准,体现在他做人有无“浩然之气”上。



所谓浩然之气,是指一种做人的豪迈气概,它使人感到自己的生命无比刚劲、无比高大,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一个人如果平时总能够正直无私、刚正不阿,关键的时候自然能体现出较高的境界和水准。如果我们欣赏历史上的有些伟人,尤其是那些在国家、民族遭遇危难的时刻挺身而出、护卫国礼的人们,或者有些在历史的重要转折关头,表现出大仁大义、以壁立千仞的人格震撼了无数心灵的人们,那么,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是这些人平时长年累月、始终如一的做人功夫,使得他们在异乎寻常的历史考验面前,表现出了巨大的勇气。所以,没有长期以来为人处世的功夫基础,不可能在关键时刻表现巨大的人格力量来。这就叫做“以直养”。



(三)主敬



为善之端无尽,只讲一让字,便人人可行;



立身之道何穷,只得一敬字,便事事皆整。



                       ——《围炉夜话》



    敬以直内,义以方外。立身之道虽广,其实也很简单,只要懂得了一个“敬”字,自然事事安顿。这体现了儒家的“主敬”思想。所谓“主敬”,简言之就指对生命有一颗敬畏之心,包括对他人的生命常怀敬畏,对自己的生命以虔敬之心待己待人,这就叫做“主敬”。“主敬”是孔子思想的一个极重要方面。“主敬”一词较早见于《礼记·少仪》,宋明以来广为人们引用,作为修身的重要范畴。



“直内”,可指对自己内心深处的问题,用正直的态度来校正。但是,“直”也可理解为“直面”,指对心中的阴暗面敢于正视,而不是逃避或遮掩。一个人心中对生命常怀敬畏,自然能直面自己的性格弱点,正视心灵深处的丑陋,而不会逃避或遮掩。
“方外”指直截了当,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显然“义以方外”,即理直气壮、大义凛然地待人待事,反对圆滑世故、八面玲珑。如果能虔敬地直面灵魂的弱点和丑陋,就能胸怀坦荡、胸襟博大。“义以方外”与“敬以直内”相辅相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