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齐鲁文化以仁为核心 [复制链接]

1#
齐鲁文化是一个庞大而完整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的儒学文化构成了这个思想体系的主干,而“仁”学思想则是儒学思想的灵魂和核心。
  仁,是我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什么是仁?《说文》释:“仁,亲也,从人,从二”。所以古文献中仁、人二字可通假,仁是由人发展而来,即人旁加二,意思是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友好亲善。因此,仁,就是古代处理二个以上的人之间的关系的准则。
  仁字渊源于古东夷文化。春秋以后,仁字出现的频率很高。在《诗经》中只出现两个仁字,《尚书》中仅有1个,而《国语》有24个,《左传》中有33个。在湖北出土楚简中,共有文字13000多个,其中大约有将近70个仁字。《论语》中则有109处论及到仁。
  《吕氏春秋?不二》提出“孔子贵仁”,把仁看成孔子儒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孔子“仁者人也”,“仁者爱人”,是对仁最基本的概括。孔子把仁规定为人的最本质的属性,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孔子之仁内容极其宽泛,多为个人品德修养问题。
  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在孔子的思想学说中,仁有六层涵义:
  第一,“仁者人也”(《礼记?中庸》)。即仁就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第二,仁是为人修身立业之道。即曾子所说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第三,“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意思是说,通过约束自己的欲望以达到礼的要求就是仁。
  第四,仁是规范人的道德品质和提倡完美的理想人格。即“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
  第五,“仁者爱人”(《礼记?中庸》)。仁是人性内在本质的发现,是施行“德政”的基础,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
  第六,仁是兼济天下。即“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论语?子路》)。“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另外,孔子“仁”的内涵中甚至包涵献身的思想。即“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记载:“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对仁作了进一步解释,他说:“人者,仁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在他看来,宗法伦理和社会伦理都是由仁推演而来。他说:“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孟子?尽心下》)。
  齐鲁文化把天、地、人看作统一的整体,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是以仁为核心的。
  仁,是东夷人的本性,是东夷文化的精神本质。《说文解字?羊部》云:“夷俗仁……有君子、不死之国”。孔子生活在社会动荡、“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他从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利益出发,引仁入礼,把东夷人文化精神中最本质的仁的思想加以取舍、提炼和综合,同三代文化、特别是周代文化中最基本的礼结合起来,建立了以仁为核心内容、以礼为规范形式的仁学思想体系。孔子对仁的解释很多,但多数都是讲做人的道理。“仁者人也”是对仁最基本的概括,“仁者爱人”是对仁最核心的概括。“爱人”是做人的根本原则,也是处理好人际关系最有效最完美的方法。所以康有为说,“仁者,人道交偶之极则”。郭沫若认为:“所谓仁道,也就是人的发现”。古代夏、商、西周时期,人是被神主宰的,人没有独立地位,尤其是社会底层的奴隶阶级是不被当人看待的。至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新的封建制生产关系要求解放生产力,解放劳动者,人的价值越来越被发现,才出现了这种“仁道”思想。孔子的“仁者人也”思想是真正的“爱人”,是“人类之爱”,是顺应奴隶解放这个潮流的。
  仁,是孔子一生所追求的理想,也是他用来调和社会矛盾的一种主张,他把仁的思想贯穿于儒家学说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等各个方面。在处理家庭关系方面,仁就是孝、悌之爱。把孝悌之爱推广到血缘关系以外的社会成员中,就是“泛爱众而亲仁”。把仁用于处理人际关系,就是《孟子?滕文公上》提出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把仁用于处理君臣关系,就是坚持对等的人道原则,“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把仁用于治理政事,就是“为政以德”,用仁的方法处理政治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把仁用于教学上,即“有教无类”。
  仁,在春秋战国时代为其他儒家派别(儒分为八)所遵奉并逐渐发扬光大。如孟子提出“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荀子强调“彼仁者爱人,爱人故恶人之害也”(《荀子?议兵》)。墨子也多次谈仁,如“仁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兼爱下》)。甚至反对儒家思想的法家也对仁作了阐述:“故文王行仁而王天下,偃王行仁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易则事异”(《韩非子?五蠹》)。
  先秦时期齐鲁文化的代表人物,之所以把仁作为构建其思想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加以阐述,主要是因为看到仁在处理社会关系和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正如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里所引司马谈的观点:“夫阴、阳、儒、墨、名、法、道,此务为治者也“。后来儒家仁学又发生了许多变化,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儒家仁学逐渐被系统化,宋明理学又把儒家的仁学宗教化。可见,仁作为齐鲁文化的核心内容,始终贯穿于齐鲁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之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