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伦理责任的概念及履行困境
(一)企业伦理责任概念的界定
对于企业伦理责任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把企业伦理责任视为企业社会责任;二是把企业伦理责任看作与企业社会责任平行的责任;三是认为企业伦理责
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持第三类观点的学者较多。这种观点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综合责任,它包含法律责任、经济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
本文认为企业伦理责任是企业根据社会期望和社会核心价值理念,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应履行的对社会有益的行为,主要包括自觉维护股东权益,维护消费者权益,维
护职工权益,承担公共设施使用成本,维持资源、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抚贫帮困,安置残疾人,赡养孤寡等。企业伦理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因素,代表着
企业的素质。企业伦理责任要求企业的行为模式完全遵循社会道德标准。企业作为社会公民除了要满足法律的最低要求之外,还应满足全体社会成员所期望或禁止的
义务。法律不可能事无巨细,企业伦理责任的履行有助于在法律不健全和根本不存在的领域指导企业的行为。企业不仅是经济主体,同时也是伦理主体。
(二)企业伦理责任履行所面临的困境
企业能否履行其伦理责任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既包含主观因素,又包含客观因素。作为约束经营主体社会规范的伦理责任对于企业公民来说,只是模糊的限制,不
像法律责任那样有明确的界定。企业在践行其伦理责任时既没有明确的行为目标,又缺乏科学的评价考核体系,因而会感到无所适从。企业伦理责任反映的是公众与
社会的良好期望,具有为企业提供发展方向的作用,对于企业而言,是企业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纽带。企业所扮演的伦理角色符合社会期望,才能提升企业的形象和综
合竞争力。但伦理规范对于企业来说只是一种软性约束,企业在实践过程中没有具体目标,也没有量化考核指标。而失去评价的依据则意味着行为结果反馈的缺失。
在此情况下,企业对自身伦理责任的履行情况只能凭借主观判断或猜测,而不能形成正确的评价,最终将导致企业伦理责任履行迷失方向,无法与快速发展的社会相
连接,满足公众对企业的期望。而企业伦理识别理论在解决这一问题方面,将给予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