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此而论,我认为,仁学在今天的创新其实有两种方式。
其一,如果我们把仁学首先理解为一种具有哲学意蕴的"人学",那么,无论从"人"这一概念上说,还是就现代人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及其可能的前途而言,都应当着眼于逻辑和历史的统一,从"人"本身所包含的自我意识、自我命名中,开显出人作为"类"的"平等"、作为"个体"的独立"自由",和作为"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公正";并从人与自然、人与他人和人与自身的三重关系出发,立足于"个体"、"共同体"、"人类"和"自然生态"这一新的四方域,重新理解现代人类的命运和使命。这就不止是要沿袭儒家的思想逻辑,借助中国其他各家的思想资源,而且要尽可能地吸取世界上一切有价值的资源,进行仁学的建构。但由此建构出来的新"仁学",其实与儒家传统的仁学,已不属于同一学统或派别,而是现代全新的创构了。
其二,我们仍然可以把儒家仁学首先理解为一种具有哲学含义的特殊的人学或价值观,在"仁"上做文章,但这种文章的做法,不能单纯地沿袭那种"亲亲为大"、"由亲而爱"的情感性逻辑,那样无非是重走一遍前人的理路,无助于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不能有效地解决现代人的问题。我们国内在很长一段时间出现的道德问题,显然与我们从过去的"熟人社会"转向"半熟人"或"陌生人社会"分不开,在熟人社会产生的情感型道德,一旦进入利益主导和显性规则支配的市场和城市,人们就会发现,这种道德似乎找不到它的对象了,也达不到原来不断地"再生产"出人们之间"直接依赖"关系的效果了,尤其是在带着"阶级斗争"的创伤投向市场的人们那里,早就布满伤痕的传统道德更容易流失。
在这种情势下,我们要传承和创新儒学,就必须修正过去单纯的情感性思路,尤其要扭转只是从"孝悌"出发讲亲情和仁爱的逻辑。为此,我们必须要弄清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孔子等儒家讲"仁"何以首先要求于子女和弟妹,而不是父母和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