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分享] [复制链接]

1#
论语故事:仁义道德多少钱一斤?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论语》

宰我问孔子说:“您天天教我们作人做事要讲道德仁义。对于一个有仁德的人,纵使告诉他:‘井里有仁义。’难道为了追求仁义道德,他也要往井里跳吗?”

孔子说:“怎么会是这样呢?一个学问有成的君子,必然是个智者,会懂得顺时应变,他可以为仁而牺牲一切,但不会愚蠢到为求仁而随意落入别人的陷井。他有可能一时被人欺骗,但不可能轻易被人迷惑。”

欢欢问:“现在世界坏人那么多,讲仁义道德又有什么用呢?”

妈妈说:“正是因为这个世界不完美,所以更需要提倡仁义道德。”

欢欢问:“仁者为了救人就必须跳井吗?”

妈妈说:“仁者是有舍己救人的精神,‘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但有时舍已并不一定能救人。孔子说过‘仁者必有知,知者不必有仁。’就是说仁者必定是一个智者,但智者不一定就是一个仁者。能救人是最终目的,并不是说舍已才一定是仁者,舍己而不能救人是愚蠢。”

欢欢问:“仁者的智慧体现在何处呢?”

妈妈说:“仁者会随机应变,会顺应时代而变。但自己始终有仁义道德的中心思想。一个君子之人,可以为了仁抛弃一生的功名富贵,抛弃一切甚至生命,但绝不会落入陷阱之中,受别人的包围困扰。仁者也可能受人一时欺骗做错事,但绝不会自已犯糊涂做傻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