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老子与孔子眼中的“仁” [复制链接]

1#


“仁”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它几乎贯穿了整个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历朝历代、各家派别都或多或少提到过对“仁”的看法,然其理解不尽相同。其中老子和孔子对“仁”的见解就很有不同,二者各有千秋。


《道德经》第五章言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对这句话的理解自古以来纷繁复杂,也正因为这句话,许多人批评老子阴险、刻薄,其实不然。“刍狗”即为草做的狗,是一种祭祀用品。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天地不存在仁爱之心,它将万物看做草扎的狗;圣人不存在仁爱之心,他将百姓看做草扎的狗。”那么为什么天地和圣人都“不仁”呢?其实这里的“不仁”并非不仁慈,而是无私,而是大仁。天地生万物,而对万物一视同仁,所以老子理想中的圣人也应对百姓一视同仁。因为不仁,所以看待万物、百姓都是如一的,是真正的平等、公正,才是大仁。深层来看,天地滋生万物,却未曾居功,未曾要求有所回报,没有任何条件,所以老子建议人们效法天地这种“无所谓仁,无所谓不仁”的精神,养成这种胸襟。盖而言之,道家之“仁”为“不仁”。


就儒家而言,“仁”在其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论语》中,“仁”字出现多达109次之多。如“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等。一言以蔽之,儒家之“仁”为“爱人”。 “爱人”是贯穿于“仁”的基本思想。可以说,爱即是仁,仁即是爱,爱是仁的起点,又是仁的归宿。爱人,首先是对人的重视:“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马棚失火却问“伤人乎”,似乎有点驴唇不对马嘴,可这正表明在孔子心在,人的生命比马重要。在是如此,在孔子的道德体系中,每一种道德都是处理某种社会关系的准则,而仁则是总的伦理原则。


“仁”的观念在很早以前就出现了,孔子是要人去爱人,而老子是以无为之心、无差别之心施仁。孔子很讲实用性,爱人体现仁的效果。老子认为仁即不仁,无所谓仁,其超然物外、逍遥清逸非世人轻易可以理解。不管他们对“仁”的看法如何不同,“仁”总是好的,总是善的,总是应当被我们所坚守和维护的。

分享 转发
TOP
2#

[em05]
TOP
3#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发现一直理解错了意思啊

[em04]
TOP
4#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求解?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