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被后人视为群经之首,不仅其内容有指导实践经验的丰富智慧,更因其揭示了“意-象-言”的内在结构,以言释象,以象尽意,从而使人们能通过语言,从而明象,继而往上继续超越,立象然后得意。然而对人们来说,语言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言辞的记录与流传是智慧呈现的最基本点。故圣人系辞存言,《系辞传》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因此圣人立言尽象而通神,画八卦后以卦爻辞进行阐释,世间万物之象万移皆通卦卦相变之理,由此易道可得而尽矣。故言虽不可直接尽意,但“圣人立象以尽意”,圣人以言辞表达思想,去概括象征,从而以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的方法探求形而上之道。换句话说,言虽不可直接与易进行碰触,但能通过象的方式,立象结言而显易。这是圣人从形下之言通超越之易的路径,亦是意象哲学所探索的“意-象-言”骨骼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