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论语》在中小学课本中频繁出现,这也正认证了其具有易读性和传读性这两个特点。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论语》的阅读者,每一个人也都可以是《论语》的讲授者,有学有教,得以流传。《论语》的传读不仅是正确行为的传授,其实更是一种正确思想的延续。
首先,有学才有教。学生和老师这两个身份并不是对立的,老师是学生,学生也是老师。老师在教学时便会受到《论语》的启发,有学者提出了左手论语、右手教育的观点,让《论语》指导教师,让《论语》启发学生。[8]当然,传读《论语》其实并不是只有老师可以做,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论语》的传读者。就像现在很多家长都会对孩子进行早教,这个时候也可以讲述简单的《论语》道理。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也许做的一件符合道义、展现仁爱的事被模仿被欣赏,都是一次对《论语》的传读。
同样,当今社会教育现状还是比较严峻的,例如师生对立、家校矛盾、教育内卷等现象层出不穷。我们设立的政策,比如“双减政策”本意是想减轻教育在学生以及家校上的负担。但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这些政策不仅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甚至走向了教育的反面。所以解决教育问题迫在眉睫,而想要解决这些问题也需要孔子思想的支持。[9]
在《论语》的传读过程中,无论是传授者还是接收者,都会得到一定的提升。两者的德行修养都可以得到提升,文化内涵得到丰富,能力得到提升可以前行的道路也就有了多种选择。[10]于是,立德树人的目标便可以得到实现,孔子的精神不断传承,时代的新人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了更广阔的视角,更美好的未来。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随着时代的发展,《论语》中一些观念已经变得腐败落后。作为臣子,他们尊重并服从自己的君主;作为子女,他们孝顺并服侍自己的父母;作为伴侣,他们诚信对待自己的朋友。但是那些永远在控制着那个年代的人们的三纲五常、男尊女卑等思想已经成为新时代的糟粕,而儒学大爱的思想仍在闪烁着光芒。这就要求我们在传读时,应有取舍、有选择,我们应选择与时代的脉搏一致,传播具有时代精神与不变力量的内容进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