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仁爱社会及文化 [复制链接]

1#
3仁爱社会
《礼记》中说:“礼之用,和为贵。”社会是由人组成的,而人又是由一个个不同层面构成的;人的需求各不相同,就社会群体而言,则需要通过“和”来实现各层次的“仁”。
“仁”是道德的最高原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思想资源和道德规范。
以“德”为重是以实现全社会和谐有序为前提。
因此,必须按照“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以德治国”这个基本原则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角度来看,就要从加强法治建设、促进公平正义、坚持共建共享、促进民族团结以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推进。
实现和谐之道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4仁爱文化
[21][22]由下一句“仁者无敌”可推出,“仁”可以解释为博爱,爱的意思;“仁”也可解释为仁爱、爱人、爱别人。
[23](引自《论语·里仁》)——以自己的仁爱之心去对待他人的仁爱之心是仁爱文化的精髓和本质。
[24](引自《论语·宪问》)——孔子主张要做一个有仁心的人,并希望人们都能做好人;同时,为了实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5](引自《论语·为政》)——所谓君子就是具有博爱精神的人;而一个具有“仁爱”品质的人一定是具有强烈同情心,能关心他人并希望他人快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